-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源(běn yuán)的意思:指事物最初的根本、起源。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成佛(chéng fó)的意思:指修行者通过修炼,最终达到成为佛陀的境地。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恒沙(héng shā)的意思:指数量极大,无法计数的沙子。
迷悟(mí wù)的意思:指人在追求真理、理解问题时,由于思考不透彻或认识不清楚而感到困惑和迷茫。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刹那(chà nà)的意思:刹那意为极短的时间,瞬间。
万劫(wàn jié)的意思:形容灾难、劫难重重,无法扭转的困境。
妄想(wàng xiǎng)的意思:妄想指的是没有根据或实际依据的想法或幻想,通常是指不切实际的、不现实的幻想。
希求(xī qiú)的意思:渴望得到、追求
先后(xiān hòu)的意思:先后指顺序、前后次序。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真修(zhēn xiū)的意思:真实地修炼或修正自己的行为和品德。
真如(zhēn rú)的意思:真实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
自性(zì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本身的特性、性格、本质。
罪垢(zuì gòu)的意思:指犯罪的罪行或者恶劣的行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伯端的作品,名为《西江月·十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融合了佛学思想和个人修行感悟的诗句。
诗中“妄想不须强灭,真如何必希求”表达了一种对待世间幻象和追寻真理的态度,主张既不过分压制心中的妄念,也要积极探索生命的真谛。“本源自性佛齐修”则是说个人内在的本质与佛的修行是相通的,强调通过个人的内省和修炼可以达到佛的境界。
“迷悟岂拘先后,悟则刹那成佛”这一句,则展示了对时间观念的超越,即是否悟到真理并不受制于时间的长短,一旦悟到即可瞬间达到成佛的境界。反之,“迷则万劫沦流”则是说如果一直处于迷惑状态,可能会陷入无尽的苦难之中。
最后,“若能一念契真修,灭尽恒沙罪垢”表达了通过一念之转即可触及真理,并以此来清除心灵深处积累的业障和污垢。这里的“一念”强调的是内在顿悟的重要性,而“恒沙罪垢”则象征着无尽的烦恼和过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迷与悟、真理与幻象,探讨了个人如何通过内省与修行达到心灵的解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唐高福墓志
开元片石缜于玉,高将军父曰延福。
延福名福史不传,或以字行故不录。
高氏五望渤海一,力士冯出非其族。
李千里上金刚同,给事左右坐累逐。
君养为子姓冒高,父以子贵君何恧。
先天中诛岑萧窦,功拜监门朱紫服。
员外置迁中大夫,终始哀荣礼以笃。
力士阶封渤海公,来廷坊里兴祠屋。
一扣钟礼十万钱,五硙日僦三百斛。
事付林甫天心回,辔失辅国逆胆缩。
贪痴可罪忠可褒,赠官不枉扬州督。
君卒开元全盛时,丹旐风飞原白鹿。
仓皇不从蜀道难,悲酸免共巫州哭。
学士撰碑书者谁,院体精妍共结束。
怀仁集书颍久颓,今见山阴真面目。
一自石载三吴船,秦关碑肆镌还覆。
笔画疲苶神已非,非特界文遗罫局。
佳刻若此世所稀,书家日使千毫秃。
曩是笑说咸阳农,柱础几何遭斫斸。
《唐高福墓志》【清·张廷济】开元片石缜于玉,高将军父曰延福。延福名福史不传,或以字行故不录。高氏五望渤海一,力士冯出非其族。李千里上金刚同,给事左右坐累逐。君养为子姓冒高,父以子贵君何恧。先天中诛岑萧窦,功拜监门朱紫服。员外置迁中大夫,终始哀荣礼以笃。力士阶封渤海公,来廷坊里兴祠屋。一扣钟礼十万钱,五硙日僦三百斛。事付林甫天心回,辔失辅国逆胆缩。贪痴可罪忠可褒,赠官不枉扬州督。君卒开元全盛时,丹旐风飞原白鹿。仓皇不从蜀道难,悲酸免共巫州哭。学士撰碑书者谁,院体精妍共结束。怀仁集书颍久颓,今见山阴真面目。一自石载三吴船,秦关碑肆镌还覆。笔画疲苶神已非,非特界文遗罫局。佳刻若此世所稀,书家日使千毫秃。曩是笑说咸阳农,柱础几何遭斫斸。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8467c66d2c82b68203.html
君子有所思
晨上龙首山,徘徊望咸京。
交衢错万井,甲第连公卿。
鞍马相照曜,冠盖如云行。
扈从金宫归,赐酒银瓮盈。
前庭列驺骑,后苑罗倾城。
宠极妒心起,欢馀骄气生。
田窦巧相夺,萧韩互摧倾。
快意在一时,报复延戈兵。
范雎掉柔舌,穰侯去彊嬴。
宁知幽燕客,接踵夸雄鸣。
茫茫前车辙,遗迹犹未平。
胡为不自悟,坐使忧患并。
二疏独何人,千载垂令名?
樵青歌.为黄仙裳作
当时同学十数人,两人引颈先朝露。
一人万里足重茧,一个入海随烟雾。
三人灭迹逃空门,四人墙东长闭户。
一人卖药不二价,一人佯狂以自污。
黄生计划无复之,门前便是青山路。
昆吾宝剑千金值,改铸腰镰应有数。
黄生终日无踪迹,上山清晨下山暮。
有时昏黑犹在山,痛哭身当猛虎步。
不知为樵定何意,黄生安肯言其故。
但闻有一海陵樵,时时偷访钟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