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倪元镇墨竹次郑德名韵》全文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竹林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首句“渭水秋声动万竿”,以渭水的潺潺流水声衬托出竹林的辽阔与生机,秋声与万竿竹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深秋的宁静氛围。次句“小窗新雨一枝寒”,则将视角转向了竹林中的一枝竹子,在刚刚经历了一场秋雨之后显得格外清寒,小窗内的人或许正透过这扇窗户,凝视着窗外的竹子,感受着秋雨后的清新与凉意。
后两句“坡仙老去风流尽,谁向何山秉烛看”,巧妙地引用了宋代大文豪苏轼(坡仙)的典故,表达了对苏轼风流才情的怀念。这里暗含诗人对苏轼艺术成就的敬仰,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才华不再的感慨。最后一句“谁向何山秉烛看”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似乎在问世间还有谁能像苏轼那样,穿越时空,洞察万物,留下不朽的艺术作品。整首诗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独坐感春
翠密藏鸦绿柳提,伤春懒矣步桃溪。
梦回窗下日当午,鶗鴂一声林外啼。
读黄玉溪汤婆传
君不见汤家阿泉骊山阴,出入宫掖承恩深。
只流妃子脂粉气,不暖少陵如铁衾。
又不见汤家阿池紫塞上,沉香雾拥将军帐。
天寒十指堕弓刀,底用空言如挟纩。
何如韩时老汤婆,冬则饮汤惟腹皤。
形模混沌妇女笑,闭塞其兑藏天和。
老生门前十日雪,两脚冻皴眠不得。
断无蛮素构心兵,赖有婆兮相暖热。
夫人竹氏青玲珑,炎炎几时奈秋风。
婆耻居下常热中,毋弃憔悴以御冬。
得黄太史五字诗,厥孙传之尤滑稽。
霜风萧萧岁年晚,吾喜汤婆有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