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南岳白莲道士能于长啸》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南 岳 白 莲 道 士 能 于 长 啸 唐 /齐 己 猿 猱 休 啼 月 皎 皎 ,蟋 蟀 不 吟 山 悄 悄 。大 耳 仙 人 满 颔 须 ,醉 倚 长 松 一 声 啸 。
- 翻译
- 猴子别在明亮的月光下啼叫,蟋蟀也安静下来,山林变得悄然无声。
长着大耳朵的仙人胡须满面,他醉醺醺地靠在高大的松树上,发出了一声长啸。
- 注释
- 猿猱:猿猴和猱类动物,这里泛指山林中的猴子。
休啼:停止啼叫。
月皎皎:月亮明亮洁白。
蟋蟀:一种昆虫,常在夜间鸣叫。
不吟:不再发出叫声。
山悄悄:山中非常寂静。
大耳仙人:形容仙人有着大耳朵,可能特指某位神话人物或形象。
满颔须:胡须丰满,覆盖下巴。
醉倚:醉酒后倚靠。
长松:高大的松树。
一声啸:发出一声长啸,可能是表达情感或神通的展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仙境图景。开头两句“猿猱休啼月皎皎,蟋蟀不吟山悄悄”通过猿猴与蟋蟀之声的停止,营造出一种宁静无声的夜晚氛围。猿猩在明亮的月光下安静地休息,而蟋蟀也不再鸣叫,整个山谷都沉浸于深邃的寂静中。
第三句“大耳仙人满颔须”则描绘了一位长着长长白发的仙人形象,这位仙人的外表特征暗示其修行之久远与道法之高深。这里的“大耳”可能象征智慧和洞察力,或者是对佛教中佛祖形象的一种借用。
最后一句“醉倚长松一声啸”则展现了仙人在醉酒之后,依靠着苍古的松树发出的悠扬啸声。这不仅展示了他超然物外的情怀,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深刻融合和精神上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仙境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无为、超越尘世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不失韵味,是一首充满了禅意和仙气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