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其四》全文
- 翻译
- 百舌鸟勤劳地报知天亮和晴朗
花枝上模仿各种鸟儿的鸣叫
- 注释
- 百舌:一种鸟,因其能模仿多种鸟鸣而闻名。
殷勤:勤奋,这里形容百舌鸟叫声频繁。
报晓:报时,告知天亮。
晴:晴朗的天气。
花梢:花枝的末端。
做出:模仿出。
百般声:各种各样的声音。
饶渠:尽管让它。
学遍:学尽,学所有。
山禽语:山中的各种鸟鸣。
至竟:最终,到底。
何曾:未曾,从来没有。
学得:学会。
莺:莺鸟,一种鸣声婉转的小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中景象。"百舌殷勤报晓晴,花梢做出百般声",这里“百舌”指的是鸟类,它们在清晨时分竞相呼叫,仿佛在传递着某种信息或喜悦,声音从花间发出,多变而又和谐。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春天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饶渠学遍山禽语”一句,则表明诗人对这些鸟鸣声感兴趣,并试图模仿它们的声音。在“至竟何曾学得莺”中,诗人自谦自己虽然尝试学习,但终究没有学会像莺(一种鸟名)那般美妙的歌唱。这不仅显示了诗人的幽默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大自然深层次的欣赏和敬畏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鸟鸣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观察和感受,以及他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别邵武诸故人
白发乱纷纷,乡心逐海云。
此行堪一哭,无复见诸君。
老马寻归路,孤鸿恋旧群。
酒阑何处笛,今夜不堪闻。
两山赵仁甫宰临安有武学生张丈相访酒边弄刀舞剑甚可观因成七言县乃钱王故宫九龙十锦皆其地
风流晋宋时人物,花县鸣琴调甚新。
不厌开樽留剑客,仍能下榻待诗人。
九龙池馆空陈迹,十锦山川自好春。
但见清吟度白日,不知佳政最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