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禅人请自赞·其一》
《禅人请自赞·其一》全文
宋 / 释广闻   形式: 赞

冷泉亭放闸,换尽时人眼睛。

山堂看云,甚处讨他巴鼻认得完全是则未是。

手中黑竹篦不能打得你。胡乱三十年,全无巴鼻。

叨居六七刹,无补宗教。翻著梵志袜,疑之者多。

倒用司农印,识之者少。

出岭既不能跂步玄沙,入岭又何敢追踪雪老。

上人担头不堪泊蝇,也能带得。

老僧去那逢人展,似即不无

若谓起杨岐正宗,疏东涧正派且莫谤渠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巴鼻(bā bí)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非常自负,过于自信,对自己的能力和才华高度自负。

不无(bù wú)的意思:不没有、有一些、不少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担头(dān tóu)的意思:指担子的头部,比喻事情的重要部分或核心。

梵志(fàn zhì)的意思:指有远大抱负和志向的人。

胡乱(hú luàn)的意思:不加思考、随意地、没有规律地做事或说话。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冷泉(lěng quán)的意思:指清凉宜人的泉水,比喻心境平和、冷静。

且莫(qiě mò)的意思:表示劝告或告诫对方不要轻易行动或说话,暂时保持安静或不要妄动。

认得(rèn de)的意思:识别、辨认、了解

人眼(rén yǎn)的意思:指人类的眼睛,也用来形容人们的视力或观察力。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山堂(shān táng)的意思:指山中的大堂,比喻学问渊博、才能出众的人。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是则(shì zé)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确实或肯定。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司农(sī nóng)的意思:指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也可用来比喻平凡而勤劳的人。

完全(wán quán)的意思:指事物达到了最高程度或者没有任何缺陷、遗漏。

无补(wú bǔ)的意思:没有什么补益,无法弥补

眼睛(yǎn jīng)的意思:目不转移地注视着,形容专心、全神贯注地看。

杨岐(yáng qí)的意思:指人心思狡猾、阴险奸诈。

正宗(zhèng zōng)的意思:指真实、真正的、地道的。

正派(zhèng pài)的意思:指为人正直、诚实,行为端正,不偏不倚。

之者(zhī zhě)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拥有者或从事者。

竹篦(zhú bì)的意思:竹子做的篦子,比喻人的才能、品德等方面的短处或不足之处。

追踪(zhuī zōng)的意思:追踪指追随、跟踪,通常用来形容紧紧地跟着某人或某物,不放弃追寻。

宗教(zōng jiào)的意思:宗教是指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神明、宇宙意义和道德规范等问题的信仰和崇拜体系。

倒用司农印(dǎo yòng sī nóng yìn)的意思:指将本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工具或技术,反而用于非农业领域,形容用错地方或不合适的情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和哲理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修行过程中的自我认知与反思。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道路上的种种体验和感悟。

“冷泉亭放闸,换尽时人眼睛。”开篇以自然景象为喻,暗示通过修行,心灵得以净化,超越世俗眼光的束缚,获得新的视角和理解。

“见山堂看云,甚处讨他巴鼻。”进一步强调修行过程中对内心世界的观照,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清明,如同在云雾缭绕的山堂中观察云的变化,需要的是内心的宁静与洞察力。

“认得完全,是则未是。手中黑竹篦,不能打得你。”这里通过“完全”与“未是”的对比,以及对“黑竹篦”的描述,表达了修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自我反省的过程。黑竹篦象征着修行路上的工具或手段,但真正的改变来自于内心的觉醒和转变。

“胡乱三十年,全无巴鼻。叨居六七刹,无补宗教。”诗人反思自己三十年的修行生活,虽然身处佛教寺院(刹),但并未真正融入宗教的精神世界,表达了对自我修行成果的质疑和反省。

“翻著梵志袜,疑之者多。倒用司农印,识之者少。”通过对比“梵志袜”(佛教僧侣的鞋袜)和“司农印”(古代官印),强调了在修行过程中,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的统一性,以及这种统一性往往不易被他人理解和认同。

“出岭既不能跂步玄沙,入岭又何敢追踪雪老。”这两句诗通过“出岭”与“入岭”的比喻,表达了修行者在不同环境下的挑战与适应,同时也暗示了对传统修行路径的尊重与超越。

“上人担头不堪泊蝇,也能带得。”“上人”指修行高深的僧人,此处通过“担头不堪泊蝇”与“也能带得”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面对诱惑与挑战时的坚韧与智慧。

“老僧去那逢人展,似即不无。”最后两句诗通过“老僧”的形象,表达了修行者在与世人的交流中,既能保持独立与内省,又能展现佛法的智慧与慈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修行过程中的各种体验和感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我认知、修行实践以及与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禅宗思想中关于内心觉醒、自我超越和与世和谐的主题。

作者介绍

释广闻
朝代: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猜你喜欢

十四日从诸同官登西山郊坛冈次孟监务韵·其六

不论人间是与非,崇丘礧嵬尚慵跻。

登临自有无穷意,安得閒愁衮地鼙。

(0)

读舒王日录

立志嘐嘐必致君,四方观听一时新。

周家道备骊戎变,流俗元来不误人。

(0)

观法帖

字学从前小艺林,谁论终古可传心。

毛锥刻划龙蛇动,笔阵纵横剑戟森。

须省六书兼八法,由来一字值千金。

世人不解张颠圣,刚把碑文镇日临。

(0)

寒食甚雨中泛东舍溪偶晴游张公石室三首·其二

天游无事月中槎,物外仙灵别是家。

老蝠有方精不化,白驴绝迹眩生华。

灶馀丹药清毛骨,涧吐清泉厉齿牙。

回首周郎斩蛟处,晚云当面舞神鸦。

(0)

重阳马上看菊

秋菊粲真色,落若千金卮。

对此好时序,馨香散幽奇。

烂漫在伊昔,邂逅不可期。

吾来倦逢迎,玄黄马常驰。

二子复何事,相从意熙熙。

奔走尘埃间,一见蹙我眉。

向之念佳赏,惭颜朵人颐。

(0)

传闻北虏请和

会稽吴功薄,夫椒越报深。

汉驱胡远遁,周任狄来侵。

赖是佛狸死,何当颉利禽。

请和君信否,无故莫容心。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