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万古存,六经终不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有日(yǒu rì)的意思:指有一天,表示将来某个时候。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解缙创作,名为《小儿何所爱(其四)》。诗中以“圣人有六经,天地有日月”开篇,巧妙地将圣人的经典著作与自然界的永恒象征——日月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知识与真理恒久不变的赞美。
接着,“日月万古存,六经终不灭”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知识与真理如同日月一般,永远存在,永不消逝。这种比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也体现了他对人类智慧传承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简洁明快,寓意深远,通过对比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知识的不朽,表达了对知识价值的肯定和对传承文化的重视。在解缙的笔下,日月与六经并列,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时间、真理与智慧的哲学思考框架,既是对古代文明的颂扬,也是对后世学习者的一种激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西樵山遍览诸胜时从甘泉师偕冼子奕倩
夜发汾水阳,凌晨舣樵麓。
七十有二峰,矗矗凝云簇。
关路盰翳门,肩舆涉坂曲。
泉师正开先,而我冼子属。
钓石凄寒泉,水帘捲飞瀑。
更有壁立岩,天门窍一簇。
转路跻云门,整衣谒云谷。
缘阶入大科,登楼见堂局。
万派一派通,四峰一峰足。
周罗俯儿孙,潇森秀琅玉。
洞左迤九龙,蛇蜒亦九曲。
铁泉可濯缨,广朗迥怡目。
仰宸俨威颜,怀沙绍芳躅。
悠悠重我思,寤寐耿怀服。
愿借半席光,嵚岑搆居屋。
西平乐.谭瑑卿以怡府角花笺属书旧词,感念盛时文物,声为此调
上客西园,赋才东苑,曾系故国风思。
金粉残丛,素缣零落,多娱暇日须知。
叹逝水前朝事尽,飘雨年华怨晚,流尘暗里高台,既泣平池。
谁念裁花剪鸟,浑溅泪、旧意色依依。
好春回睇,红销翠翳,萧瑟兰成,词赋哀时。
休更访、楼台梦迹,歌舞余香,漫与将年怆柳,忆事伤桃,何况升平会有期。
那信断肠,偏闻正始,重睹开元,对此兴怀。
寄谢莺朋,殷勤为选琼枝。
瑶华.败荷
青房乍结,梦醒江南,又雨声敲碎。
罗衣叶叶寒未剪,乱压一湖深翠。
月明歌断,更谁倚、画船闲醉。
剩数丛、败苇荒芦,合写横塘秋意。
飘零漫惜青衫,算舞散湘皋,都是憔悴。
鸳鸯自浴,竟不管、悄换西风尘世。
凄凉太液,莫暗滴、露盘清泪。
待几时、重展枯香,斜日小桥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