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儿去看鱼笱》
《儿去看鱼笱》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儿去出茅庐,携筇远见渠。

行随溪畔鹤,看取笱中鱼。

童稚喧呼至,笭箵整顿初。

饵寒知不食,罾少问何如

穿柳呼爷笑,编蒲怪仆疏。

荻芦吹火罢,赊酒遍邻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编蒲(biān pú)的意思:用蒲草编织的箭袋,比喻做事操心周到。

不食(bù shí)的意思:指不适合居住或生存的地方。

吹火(chuī huǒ)的意思:指用口吹气来点燃火焰,比喻善于挑动事端或煽动争端。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看取(kàn qǔ)的意思:观察并取得有关信息或经验。

邻居(lín jū)的意思:指住在附近的人或家庭。

茅庐(má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童稚(tóng zhì)的意思:指年幼天真无邪的孩童,也可形容成年人举止幼稚、不成熟。

溪畔(xī pàn)的意思:溪畔指的是河流或溪流的旁边。

喧呼(xuān hū)的意思:喧闹吵杂的声音

远见(yuǎn jiàn)的意思:指对事物发展的前景、趋势有深远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

整顿(zhěng dùn)的意思:整顿指的是对混乱、杂乱的事物进行有序、有组织的整理和整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孩子外出观察捕鱼场景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童趣。诗中的“儿”字贯穿全篇,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孩童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首句“儿去出茅庐,携筇远见渠。”开篇点明了孩子的行动,他带着竹杖离开了家门,前往远处的溪边。这里不仅展现了孩子的独立与勇敢,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接着,“行随溪畔鹤,看取笱中鱼。”孩子在溪边漫步,他的目光随着溪流游动,观察着竹笱中的鱼儿。鹤与鱼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体现了孩子对生命多样性的关注。

“童稚喧呼至,笭箵整顿初。”当孩子们到达时,他们兴奋地呼喊着,开始整理捕鱼工具。这不仅是对孩子们欢愉心情的描绘,也是对童年纯真快乐的赞美。

“饵寒知不食,罾少问何如。”孩子们注意到食物可能不够吸引鱼儿,或是网具数量不足,便开始思考对策。这种对问题的敏锐感知和解决问题的尝试,体现了他们的智慧与责任感。

“穿柳呼爷笑,编蒲怪仆疏。”孩子们在柳树下嬉戏,一边呼唤着长辈,一边对仆人的工作提出疑问或玩笑。这一幕充满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也体现了孩子们与长辈之间的亲密关系。

最后,“荻芦吹火罢,赊酒遍邻居。”孩子们在芦苇丛中点燃篝火,结束了一天的活动后,邀请邻居共享美酒。这不仅展现了邻里间的友好关系,也体现了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分享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在自然环境中探索、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山居奉答诗社列位老伯见怀之作·其一

閒倚晴窗物色熙,三城音信近来稀。

忽惊赵璧隋珠入,疑是阳春白雪飞。

绿藓有文封断砌,金蝉初蜕振新衣。

太平此地真诗社,端为诸公先启扉。

(0)

和区逵鸿见示村居之作·其四北径

一径青林外,孤村绿水间。

寒梅欺雪白,乌桕落风丹。

莫以严凝候,而生憔悴颜。

管灰吹厚地,天道有循还。

(0)

二月二十一日清明如樵展扫·其五

天晚度山南,荒邱歇小骖。

雨花封短砌,烟树锁澄潭。

邃阁盈新藓,遗书忆旧函。

童年庭训地,悽断可能堪。

(0)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其十

前身谁照邻,标格足清真。

郁水有馀乐,云庄无限春。

诗篇都大雅,文字逼先秦。

终似飞升去,水晶宫里人。

(0)

饯侯戎院入闽·其三

忆昔岁初冬,抠趋彭蠡中。

数言窥度量,一见仰明通。

业有传家旧,文当媲国风。

每于清宴暇,时嗟小大东。

(0)

发南浦渡鄱湖杂咏·其一

出郭风殊好,缘堤景更妍。

紫鹅依绿草,白鹭点青田。

水客维秋舰,农家起晚烟。

始知郊外胜,婉似故乡廛。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