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嫦娥(cháng é)的意思:嫦娥指的是嫦娥奔月,比喻女子的美丽和高尚的品质。
短调(duǎn diào)的意思:指言辞短促,语气生硬,不加修饰,直接表达出来的调子。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阁子(gé zǐ)的意思:指官员的住所,也用来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或权贵的府邸。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折柳(zhé liǔ)的意思:指离别时伤感的情绪。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的月夜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与情感色彩。首句“自古扬州明月多”以历史视角开篇,点出扬州自古以来便以明月著称,奠定了诗歌的背景氛围。接着,“我来风雨锁嫦娥”一句,巧妙地将诗人个人的到访与自然界的风雨相结合,赋予了月亮以神秘的色彩,仿佛在风雨中嫦娥被锁住,无法自由飞翔,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略带哀愁的意境。
“桥边阁子谁家笛,短调偏吹折柳歌”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通过描述桥边阁子里传来的一曲短笛声,且这笛声偏偏吹奏的是《折柳》之歌,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扬州的市井生活情趣,更暗含了离别与思乡的情感。《折柳》之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与送别、离情相关联,笛声的悠扬与短调的哀婉,都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勾勒出一幅扬州月夜下的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波动,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修行颂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
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
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
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
邪正悉不用,清净至无馀。
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
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
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
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
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无罪,我非自有罪。
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
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现。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
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
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修行颂》【唐·慧能】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邪正悉不用,清净至无馀。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无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现。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c6691b2dc08980.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