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扬州·其一》
《扬州·其一》全文
清 / 缪公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自古扬州明月多,我来风雨嫦娥

桥边阁子谁家笛,短调偏吹折柳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嫦娥(cháng é)的意思:嫦娥指的是嫦娥奔月,比喻女子的美丽和高尚的品质。

短调(duǎn diào)的意思:指言辞短促,语气生硬,不加修饰,直接表达出来的调子。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阁子(gé zǐ)的意思:指官员的住所,也用来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或权贵的府邸。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折柳(zhé liǔ)的意思:指离别时伤感的情绪。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的月夜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与情感色彩。首句“自古扬州明月多”以历史视角开篇,点出扬州自古以来便以明月著称,奠定了诗歌的背景氛围。接着,“我来风雨锁嫦娥”一句,巧妙地将诗人个人的到访与自然界的风雨相结合,赋予了月亮以神秘的色彩,仿佛在风雨中嫦娥被锁住,无法自由飞翔,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略带哀愁的意境。

“桥边阁子谁家笛,短调偏吹折柳歌”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通过描述桥边阁子里传来的一曲短笛声,且这笛声偏偏吹奏的是《折柳》之歌,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扬州的市井生活情趣,更暗含了离别与思乡的情感。《折柳》之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与送别、离情相关联,笛声的悠扬与短调的哀婉,都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勾勒出一幅扬州月夜下的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波动,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缪公恩
朝代:清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猜你喜欢

修行颂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

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

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

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

邪正悉不用,清净至无馀。

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

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

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

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

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无罪,我非自有罪。

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

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现。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

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

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0)

赵家围

衰年邬子渡,少日赵家围。

风物寻常是,波涛胆量非。

(0)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0)

送徐子春往四川

千峰明月夜猿啼,雁自南来客自西。

远近水声滩上下,周回山色路高低。

石门驿畔沽春酒,松子矶边候晓鸡。

回首姑苏渺何处,想应吟遍卷中题。

(0)

女人

这个女人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养个儿子会做贼,偷得蟠桃供母亲。

(0)

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