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泐 潭 乾 和 尚 真 赞 宋 /黄 庭 坚 平 常 心 是 道 ,南 泉 只 眨 得 眼 ,庵 内 人 不 见 庵 外 事 。赵 州 犹 是 担 扳 ,秋 毫 不 稳 。方 丈 前 万 仞 深 坑 ,但 到 牢 关 柱 杖 子 。天 下 横 行 ,平 如 镜 面 ,实 如 石 师 子 。借 问 是 谁 ,泐 潭 道 人 ,萍 乡 老 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稳(bù wěn)的意思:指情况或状态不稳定,易发生变化或出现问题。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常心(cháng xīn)的意思:始终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得眼(de yǎn)的意思:指人的眼力敏锐,能够迅速看清事物的本质或真相。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毫不(háo bù)的意思:一点也不,完全没有
横行(héng xíng)的意思:指某种势力、行为或现象在某一领域内猖獗、肆意妄为。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镜面(jìng miàn)的意思:指事物的表面,也比喻事物的外在形象或表象。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泐潭(lè tán)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有卓越的才能和能力。
内人(nèi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也可以指了解内情的人。
平常(píng cháng)的意思:平时,日常。
秋毫(qiū háo)的意思:指极小的东西,形容非常细微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师子(shī zǐ)的意思:指学生能够超越老师,达到或超过老师的水平。
石师(shí shī)的意思:指非常聪明、有智慧的人。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外事(wài shì)的意思:指与外国有关的事务或事情。
下横(xià héng)的意思:指在书法、绘画等艺术创作中,笔画向下延伸的一种技法。
乡老(xiāng lǎo)的意思:指乡村中的老年人,也泛指在乡村中具有威望和地位的人。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杖子(zhàng zǐ)的意思:杖子是指用来支撑行走的棍子,比喻依靠或支持的事物。
赵州(zhào zhōu)的意思: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主观意识看待事物,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柱杖(zhù zhàng)的意思:指倚靠拐杖行走的老年人。也比喻依赖他人的支持或依靠某种物品或人来维持生活。
- 翻译
- 平常心就是修行之道,南泉大师只需微微眨眼,庵内的人却看不见庵外的纷扰。
赵州禅师依然肩负重担,对细微之事也保持警觉。
在方丈殿前,有一道万仞深的沟壑,但他只依赖禅杖支撑前行。
他的行为举止如同横行世间,却又如镜面般平静,石头狮子般坚定。
请问这是何人?他是泐潭的道人,还是萍乡的老者。
- 注释
- 平常心:指内心平静,不为外界所动的修行境界。
南泉:唐代禅师。
赵州:唐代禅宗大师赵州从谂。
秋毫:极微小的事物。
方丈:寺庙住持的居所。
牢关:坚固的关隘。
柱杖子:禅杖。
横行:纵横无阻。
实如石师子:像石头狮子一样稳固不动。
泐潭道人:泐潭的禅师。
萍乡老子:萍乡的老者,可能指代某位知名禅师。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对泐潭乾和尚的赞颂,以禅宗的意境来表达对和尚修行境界的理解。"平常心是道"体现了禅宗的核心理念,即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心即是佛法。南泉大师的眨眼动作被用来象征瞬间领悟真理,暗示和尚的智慧与洞察力。
"庵内人不见庵外事"进一步强调了和尚的超然物外,他能专注于内心世界,不受外界干扰。赵州和尚的担扳故事,寓意禅者的简单生活和对修行的执着,而"秋毫不稳"则表示他的心境如秋毫般平静无杂念。
"方丈前万仞深坑"象征着修行的艰难和内心的深度,但和尚却能直面并跨越这些困难。"牢关柱杖子"形象地描绘出他坚定的信念和持杖前行的决心。
"天下横行,平如镜面,实如石师子"运用比喻,赞美和尚的修行使他如同横行无阻的明镜,又如磐石般稳固不动摇。最后两句"借问是谁,泐潭道人,萍乡老子"直接点出主人公的身份,以尊敬的口吻表达了对泐潭乾和尚的敬仰。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禅宗的意象和典故,赞扬了泐潭乾和尚的禅定功夫和高尚品格,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禅学修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江邻几金铃菊
何处见佳菊,秋风汶水阳。
酒浮金铎细,露泛蜜房香。
不谓红尘地,相逢君子堂。
依然故人意,不减旧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