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刃前与雠,欲进意屡革。
知者谓我良,不知谓我忒。
北海(běi hǎi)的意思:指北方的大海,也可比喻辽阔广大的地方。
猖狂(chāng kuáng)的意思:形容行为或态度极度狂妄、放肆、疯狂。
垂涎(chuí xián)的意思:垂涎指因为贪婪或羡慕而流口水,形容非常渴望得到某物。
淬刃(cuì rèn)的意思:用火烧红刀刃后迅速放入冷水中,使刀刃变得坚硬锋利。比喻磨练自己,使自己更加坚强有力。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迥辽(jiǒng liáo)的意思:截然不同、迥异。
狂澜(kuáng lán)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澎湃,比喻力量或势头极为猛烈、汹涌澎湃。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匍匐(pú fú)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爬行的姿势,腹部贴着地面,四肢伸展。
奇特(qí tè)的意思:形容非常特别、独特或古怪。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山气(shān qì)的意思:指山的气势或山中的气候。也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志向或气魄。
天宇(tiān yǔ)的意思:天宇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广阔无边的天空。它代表着宇宙的辽阔和无限的可能性。在引申意义上,天宇也可以表示某人的抱负和志向。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我生(wǒ shēng)的意思:指自己的一生、个人的生活。
有晋(yǒu jìn)的意思:有进步、有发展。
知者(zhī zhě)的意思:知识渊博的人,通常指有见识、智慧和学问的人。
昼攫(zhòu jué)的意思:指白天捕食的猛禽,比喻行为凶狠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面对凶猛野兽时的勇敢与智慧。诗中以“北海蛟垂涎,南山虎有翼”开篇,形象地描绘出凶猛的蛟龙和老虎,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危险。接着,“猖狂昼攫人,通衢惊且惑”进一步渲染了场面的紧张与恐怖,野兽在白天公然袭击人类,使得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惊恐与疑惑。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我行偶值之,远避愧匍匐”,巧妙地避开了危险,但内心却感到羞愧,可能是因为未能直接对抗威胁。随后,他决定“淬刃前与雠,欲进意屡革”,准备拿起武器与敌人决一死战,但又犹豫不决,显示出内心的挣扎与勇气。
“一挥山气清,再挥狂澜息”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描述了作者最终勇敢地行动起来,一次挥剑便使山间云雾散去,再次挥剑便平息了狂澜,象征着他的行动不仅解除了眼前的危机,也净化了心灵,带来了内心的平静。
最后,“知者谓我良,不知谓我忒”表达了社会对他的评价,一部分人认为他的行为是正确的,而另一部分人则可能认为过于冒险或鲁莽。这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评价的多元性。
“天宇何迥辽,我生何偪侧”则表达了作者对广阔宇宙的敬畏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感,暗示了人在自然与社会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独有晋周处,千古擅奇特”将作者与历史上的英雄周处相提并论,赞美他在危难时刻展现出的独特勇气与智慧,强调了个人在特定情境下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勇气、智慧以及对自我与社会的反思,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甚九州尽处起悲风,汉军落前星。
剩百年花鸟,种愁荒砌,啼血空城。
夜半灵来灵去,海气挟蛟腥。
似诉兴亡恨,铃语声声。
今日红羊又换,算学仙辽鹤,有梦都醒。
对斜阳无语,弹泪满冬青。
渐东流夜潮去急,荡旧时明月下寒汀。
凭谁问,閟重重恨,树靡东平。
平生未信离愁苦。放他片帆西去。
三叠阳关,一杯浊酒,做就此番情绪。
劝君莫醉,怕今夜醒来,我侬行矣。
风晓月残,江浔负手向何处。天涯知是归路。
奈东劳西燕,辽绝如许。
满地干戈,满天风雪,耐否客途滋味。
几多心事,算只有凄凉,背人无语。
待取见时,一声声诉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