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衣已尽化,挥汗欲成雨。
邑吏忽来趍,司门不吾禦。
再至已如归,转忆东道主。
本心(běn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真实的、内心深处的思想、意图或愿望。
不遑(bù huáng)的意思:不可与之相比或媲美。
晨发(chén fā)的意思:早晨出发
东道(dōng dào)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人或地方。
旱气(hàn qì)的意思:比喻长时间没有雨水,导致干旱的现象。
遑安(huáng ān)的意思:形容心情不安,无法安心。
民性(mín xìng)的意思:指人们固有的、与生俱来的性格、品质和本性。
名城(míng chéng)的意思:指有名望的城市或地方。
逆旅(nì lǚ)的意思:逆旅指的是逆流而行的旅途,比喻走上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道路,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庖廪(páo lǐn)的意思:庖廪指的是古代官府中的厨房和肉食仓库,后来用来比喻管理食品供应的机构或者管理食物的人。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仆夫(pú fū)的意思:指仆人、仆役。
起烦(qǐ fán)的意思:产生麻烦或困扰
窃食(qiè shí)的意思:暗中偷吃别人的食物或财物。
鹊巢(què cháo)的意思:比喻不稳固的住所或栖息处。
水火(shuǐ huǒ)的意思:形容关系非常紧张或矛盾激烈,无法相容的状态。
素衣(sù yī)的意思:指穿着朴素、不华丽的衣服,比喻人的品行朴素、不张扬。
同逆(tóng nì)的意思:指同是一种事物或同类事物,却发展或走向不同的方向。
相语(xiāng yǔ)的意思:通过眼神、面部表情或其他非语言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邑吏(yì lì)的意思:指地方官员,也泛指任何地方上的官员。
阴沉(yīn chén)的意思:形容天空或心情沉闷、阴沉不开朗。
辄与(zhé yǔ)的意思:随便,随手
自投(zì tóu)的意思:主动投降或自愿送死
坐享(zuò xiǎng)的意思:坐享指的是不劳而获,享受他人的劳动成果,自己却不付出努力。
东道主(dōng dào zhǔ)的意思:指在宾客到来时,主人担负起招待、照顾和安排等责任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慎中在前往魏县的旅途中所见所感,以及到达目的地后与当地官员的互动。诗中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疲惫,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地淳朴民风的赞赏。
首句“行役不遑安,飘飘同逆旅”,点明了诗人长途跋涉,无暇休息,如同漂泊的旅人。接着,“晨发旰未休,仆夫谯相语”描述了清晨出发,直到傍晚仍不停歇,仆人们相互交谈的情景,体现了旅途的漫长与劳顿。
“旱气起烦云,骄尘长新暑”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旅途中的炎热与干燥,进一步烘托出旅途的艰苦。而“素衣已尽化,挥汗欲成雨”则形象地描绘了衣物被汗水浸透,仿佛雨水一般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辛劳。
“名城暮自投,倦翼非斯举”表达了诗人抵达目的地时的疲惫与无奈,仿佛疲倦的翅膀难以振作。随后,“邑吏忽来趍,司门不吾禦”描述了地方官吏的热情接待,与之前旅途的孤独形成了对比。
“阴沉华馆静,鹊巢俟鸠处”描绘了到达后的环境,华美的馆舍显得宁静,鹊巢等待着鸠鸟的到来,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最后,“坐享庖廪供,水火求辄与”表明了诗人得到了良好的招待,食物和火源随时可得,体现了主人的慷慨与周到。
“窃食惭本心,爱此民性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虽然享受了美食,但内心感到愧疚,因为他爱慕的是这里淳朴的民风。最后,“再至已如归,转忆东道主”总结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就像回到了家一样,心中怀念起接待他的东道主,表达了对这段旅程的深刻记忆和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对自然景象的感受、与地方官员的互动,以及对当地民风的赞赏,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汉将旌旗下石门,天南霸业已全吞。
弘农盛气占孤屿,刺史清泉翳树根。
北去京华犹古路,南来寻陕失荒村。
眼前陈迹千年事,一棹沿洄好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