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平 昔 宋 /陆 游 平 昔 飘 然 林 下 僧 ,更 堪 衰 与 病 相 乘 。残 年 已 任 身 生 死 ,一 念 犹 关 道 废 兴 。皎 皎 初 心 质 天 地 ,兢 兢 晚 节 蹈 渊 冰 。子 孙 勿 厌 藜 羹 薄 ,此 是 吾 家 无 尽 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年(cán nián)的意思:指人已经进入晚年,只剩下最后一点时间。
初心(chū xīn)的意思:指最初的心愿、最初的目标或最初的信念。
废兴(fèi xīng)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失去兴盛、衰落。
关道(guān dào)的意思:指阻止、封锁通道或道路,使人无法通过。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兢兢(jīng jīng)的意思:小心谨慎,恭恭敬敬。
藜羹(lí gēng)的意思:藜羹是指用藜草制成的羹汤,比喻贫寒而简朴的生活。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飘然(piāo rán)的意思:形容轻盈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平昔(píng xī)的意思:一直、始终、常常
任身(rèn shēn)的意思:毫无顾忌地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或事务。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吾家(wú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相乘(xiāng chéng)的意思:两个或多个数相乘
心质(xīn zhì)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的品质、素质。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渊冰(yuān bīng)的意思: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根源已经完全冰冷,没有一丝活力。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无尽灯(wú jìn dēng)的意思:形容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 注释
- 平昔:过去。
飘然:超脱。
林下僧:隐居僧人。
更堪:更加。
衰与病:衰老和疾病。
相乘:叠加。
残年:晚年。
身生死:生死之事。
道废兴:大道的兴衰。
皎皎:纯洁明亮。
初心:最初的心志。
质天地:昭示天地。
兢兢:谨慎小心。
晚节:晚年。
蹈渊冰:如履薄冰。
子孙:后代。
藜羹薄:粗茶淡饭。
无尽灯:永不熄灭的灯。
- 翻译
- 过去我像一位超脱尘世的僧人,如今衰老和疾病更是叠加。
晚年我已看淡生死,但心中对大道兴衰的忧虑并未减少。
我纯洁的心志向天地昭示,晚年谨慎如履薄冰。
告诫子孙们不要嫌弃粗茶淡饭,这正是我家传承不息的精神灯火。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平昔》,表达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对家风的传承。首句“平昔飘然林下僧”,以僧人隐居山林的形象自比,描绘了诗人过去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更堪衰与病相乘”则揭示了诗人当前身体状况的衰退和疾病的困扰。
“残年已任身生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淡然态度,认为自己年事已高,生死由命,但内心深处对道义的追求并未因此而减弱。“一念犹关道废兴”强调了即使在晚年,他的思想和信念依然关乎着道义的兴衰。
“皎皎初心质天地”表明诗人保持了纯洁的本心,如同明月一般昭昭然,对天地坦诚。“兢兢晚节蹈渊冰”则展现了他谨慎小心的态度,即使步入晚年,仍如履薄冰般对待人生。
最后两句“子孙勿厌藜羹薄,此是吾家无尽灯”,诗人告诫子孙,尽管生活简朴,但精神的传承比物质更为重要,希望他们能理解并继承这份清贫却永恒的家风。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陆游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和对家族精神的坚守,具有深刻的教诲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赵黄州寄示诗绝奇次韵
书回闻道读春秋,笔削馀功指顾收。
鲁国故知人有礼,周家那得圣无忧。
非君著意扶公谷,似我何辞赞夏游。
会引青藜校天禄,毋忘华发此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