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群木鸣,我上寒云冱。
迹从逝溪远,心与幽赏住。
万里方自今,重期岂能预。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迟迟(chí chí)的意思:迟延;不及时
飞鸟(fēi niǎo)的意思:比喻人才或者有才华的人离开原来的环境,迅速成长或者取得成功。
懔懔(lǐn lǐn)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情憔悴、疲倦。
披离(pī lí)的意思:指分开、分离。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身外(shēn wài)的意思:指超越个人私利,超脱尘世纷扰,追求高尚境界。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心与(xīn yǔ)的意思:心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分别代表心思和与人交往。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
厌浥(yā yì)的意思:艰难困苦,痛苦不堪。
远钟(yuǎn zhōng)的意思:远方传来的钟声,比喻离别时的惆怅和思念之情。
中林(zhōng lí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居于中等水平的人或事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林间行走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首句“披离中林雪,厌浥下山路”以雪覆盖的树林和湿滑的山路开篇,营造出一种寒冷而湿润的氛围。接着,“缘高凛若坠,身外不敢顾”表达了攀登高山时的紧张与谨慎,仿佛随时可能坠落,对身外的世界不敢轻易回头张望。
“藤藟援我行,飞鸟争我度”则描绘了攀爬过程中借助藤蔓前行的场景,以及飞鸟在空中竞相穿越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我下群木鸣,我上寒云冱”则转换视角,描述了从高处向下看时,群木发出的声响以及上方被寒云笼罩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迹从逝溪远,心与幽赏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即使是在远离尘嚣的溪流旁,心灵也能得到安放。“万里方自今,重期岂能预”则蕴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再次相遇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旅程的思考与感悟。
最后,“迟迟闻远钟,懔懔日将暮”以远处传来的钟声和即将降临的黄昏作为结语,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一天的结束与新的开始之间的微妙联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命哲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