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报恩寺塔绝顶》
《登报恩寺塔绝顶》全文
清 / 黄之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到眼埃壒苍茫素秋

万家斜照外,千古大江流。

金碧翔霄表,虬龙石头

长安雁塔,此亦旧皇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埃壒(āi ài)的意思:形容衣裳破烂不堪。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到眼(d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的程度或情况已经达到了极限或最后阶段。

皇州(huáng zhōu)的意思:指帝王所居之地,比喻权力高度集中、统治严密的地方。

金碧(jīn bì)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壮观,光彩照人。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虬龙(qiú lóng)的意思:形容龙身蜿蜒盘旋的样子,也用来形容长而弯曲的东西。

石头(shí tou)的意思:形容事物出乎意料地惊人或巨大。

素秋(sù qiū)的意思:指纯朴、淳厚、不加修饰的秋天。

斜照(xié zhào)的意思:指太阳斜照的光线,比喻事物的光辉已经衰落,或者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不佳。

雁塔(yàn tǎ)的意思:雁塔是指唐代时期建于长安城外的一座塔,因其形状酷似飞翔的雁群而得名。成语“雁塔”比喻人才辈出,学术繁荣的地方。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黄之隽的《登报恩寺塔绝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阔的画面。首句"到眼无埃壒"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清新感受,没有尘世的纷扰。"苍茫入素秋"则点明了季节,深秋的广阔天空与洁白的秋色融为一体。

接下来的两句"万家斜照外,千古大江流",通过万家炊烟和历史长河的宏大景象,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时间的流转。"金碧翔霄表"描绘塔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直插云霄,富有气势。"虬龙压石头"运用比喻,形容塔基稳固,如同盘旋的龙镇守大地。

最后两句"长安称雁塔,此亦旧皇州",将报恩寺塔与历史上的长安(今西安)相联系,暗示其地位显赫,曾是古代皇城的一部分。整首诗以登塔所见,寓含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人文景观的赞美。

作者介绍

黄之隽
朝代:清

(1668—1748)清江苏华亭人,字石牧,号?堂。康熙六十年进士,官编修。曾提督福建学政。坐事罢官。性喜藏书,工诗文,著述甚富。有《?堂集》,又集句为《香屑集》。
猜你喜欢

送张子新之兰溪·其一

棹过钱塘莫厌迟,千峰倒翠插涟漪。

居人已晓弹琴事,茂宰能歌解愠辞。

(0)

徐孟章索诗为赠走笔得三绝句·其二

从令处士题鹦鹉,所少文君典鹔鹴。

指口大堪容卷白,转喉何必寘雌黄。

(0)

清明日偶尔有感·其二

典衣沽酒莫辞贫,野鸟山花无限情。

三尺一堆犹自湿,去年人是上坟人。

(0)

送杨宁叔归山二首·其二

百年汝乡人杰,一代山斗毛公。

毋论鳌峰冠顶,要并麟阁标雄。

(0)

为缘督比丘题戚不磷画

山深断人迹,云滃迷前路。

偶尔飞锡鸣,知是僧归处。

(0)

余佐留枢诸曹掾中有南充刘璋者偶诸生试其文烂然已而竟从本格得官将归省叩余秋署乞一言之赠若有不释然者余闵其意走笔得二绝句付之时方乞休在告也·其二

汝返巴中路,千山尽子规。

金陵啼不彻,况乃日斜时。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