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棺心益痛,临穴泪难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不回(bù huí)的意思:不再回来或不再回去
成哀(chéng āi)的意思:
汉成帝 与 汉哀帝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爰自 汉 室,迄至 成 哀 ,虽世渐百龄,辞人九变,而大抵所归,祖述《楚辞》, 灵均 餘影,於是乎在!”
触物(chù wù)的意思:触摸物体。形容对事物有亲身接触。
大树(dà shù)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地位崇高、影响深远的人物或事物。
繁霜(fán shuā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冰雪覆盖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事物繁盛或繁华之后的凋零。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歌伴(gē bàn)的意思:指唱歌时的伴唱人,比喻相互配合默契的伙伴。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临穴(lín xué)的意思:临近陷入危险的境地。
霜草(shuāng cǎo)的意思:比喻年老衰弱、生命力衰退。
晓月(xiǎo yuè)的意思:晓月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明亮的月光。它常用来比喻清澈明亮的心灵或高尚的品质。
夜台(yè tái)的意思:夜晚的台阶,比喻权力高层的行为或决策。
幽泉(yōu quán)的意思:指深藏在幽静山谷中的泉水,比喻隐藏在深处的才华或美德。
- 翻译
- 大树在悲凉的风中摇曳,将军一去不复返。
抚摸着棺木内心更加悲痛,面对墓穴泪水难以抑制。
拂晓的月光洒在霜白的草地上,幽静的泉水覆盖了夜晚的坟墓。
还能听见歌声与哭声交织,周围的一切都触发了无尽的哀思。
- 注释
- 大树:高大的树木。
悲风:凄凉的风。
将军:指代某位重要人物。
去不回:离开后再未回来。
抚棺:抚摸着棺材。
心益痛:内心更加痛苦。
临穴:面对墓穴。
泪难裁:泪水止不住。
晓月:清晨的月亮。
繁霜草:覆盖着霜的草。
幽泉:隐蔽的泉水。
夜台:坟墓。
歌伴哭:有人边唱边哭。
触物:接触到任何事物。
尽成哀:都充满了哀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去世后,亲朋好友在墓前饱含哀伤之情的场景。"大树悲风起,将军去不回"两句通过大自然的动静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生动形象地传递出一种无言的悲凉和永诀。
"抚棺心益痛,临穴泪难裁"则直接描写了亲友们在墓前触物伤情、泣不成声的情景。棺木与墓穴是死亡的象征,而触摸这些东西让人的内心更加痛苦,不禁泪水长流。
"晓月繁霜草,幽泉掩夜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沉郁的氛围。月光下覆盖着白霜的野草,以及深夜中隐秘泉水的声音,都让人感到一种冷清与孤寂。
最后两句"更闻歌伴哭,触物尽成哀"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悲伤之情。即便是在音乐与歌声中,也夹杂着朋友们的啜泣,每一个事物都能触发人们的哀思,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逝者而哭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态的精妙描绘,表达了对李将军不幸早逝的深切哀悼,以及生者面对死亡时的心理感受。这样的抒情手法和情感表现力,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却又独具匠心的一种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