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公实公衍伯仲相访云木犀再花香橘新摘也并以为惠且将以佳篇因次韵》
《公实公衍伯仲相访云木犀再花香橘新摘也并以为惠且将以佳篇因次韵》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桂屏立壁杳难攀,画舫层层碧玉栏。

未觉香风披蕊晚,向来白雪避花繁。

秋深犀子仍奔殿,夜迥珠星得走盘。

二妙来成伯仲,恨无琼玖毫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雪(bái xuě)的意思:指纯洁无瑕的雪,也比喻清白无暇的品德或纯真无邪的心灵。

碧玉(bì yù)的意思:碧玉是指翡翠这种美丽的宝石,用来比喻美好、珍贵的人或物。

伯仲(bó zhòng)的意思:形容两个人或物的差距很小,难以分辨谁更好或更高明。

层层(céng céng)的意思:逐层叠加,层层递进

层碧(céng bì)的意思:形容山峦叠嶂,景色美丽。

二妙(èr miào)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巧妙,引人入胜。

风披(fēng pī)的意思:形容经历风雨的考验,坚强不屈。

毫端(háo d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

画舫(huà fǎ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技艺超群,出众。

来成(lái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逐渐成熟或达到预期的状态。

琼玖(qióng jiǔ)的意思:琼玖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珍贵而美好的东西。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沓来(tà lá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连续不断地一批接一批地来。

香风(xiāng fēng)的意思:香气四溢的风。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玉栏(yù lán)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境地。

珠星(zhū xīng)的意思:珠宝般的明亮星星,形容事物的美好和闪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内容描绘了一种幽雅的庭院景象和一种高洁的交往情谊。诗中通过对桂木、画舫、碧玉栏等元素的细腻描述,营造出一派清新脱俗的意境。

"桂屏立壁杳难攀" 展示了桂树成荫,枝叶繁茂,如同屏障一般坚固而又遥不可及。"画舫层层碧玉栏" 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精美绝伦的船只,其栏杆如同碧玉般洁净、透明,每一层都显得格外清新。

接下来的 "未觉香风披蕊晚,向来白雪避花繁" 表达了诗人对花开不同时节的感慨,即便是桂花,也在不知不觉中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而雪白如玉的花朵则似乎在躲避着繁华的景象。

"秋深犀子仍奔殿,夜迥珠星得走盘" 描述了秋日里的犀角(可能是指某种植物)依然生长旺盛,宛如奔跑至宫殿。而夜晚时分,星辰间或闪烁,如同珍贵的珠玉在天际流转。

"二妙沓来成伯仲" 这一句中的 "二妙" 可能指的是两位诗人或才子,而 "沓来" 则表达了一种相聚、交流的情景,"成伯仲" 则是对友情深厚的赞誉,如同古代伯夷、仲之交。

最后一句 "恨无琼玖出毫端" 表示了诗人对于无法用文字完全表达心中所感所想的遗憾,"琼玖" 是宝石,比喻高洁的文章,而 "毫端" 则是指笔端,意味着即便是最细微的文字也难以完全传递内心的情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独特感受,也反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情谊。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辞漕作二首·其二

未种陶潜柳,且卖邵陵瓜。

燕山无泰岱,淮水多含沙。

(0)

石湖草堂对雨四首·其三

雨深竹叶盏,山静莲花禅。

能容陶令醉,愈觉远公贤。

(0)

金陵山寺诗八首·其五栖霞寺

徵君栖处莽云烟,万顷澄江列岫连。

岩佛刻成疑是绣,香泉涌出遍生莲。

南朝古刹开三界,西域高僧隐四禅。

纵为摄山多异草,须从觉路觅真诠。

(0)

春游二首·其一

无奈红英搅绿尘,借君长袖拂纶巾。

桃花倚醉风前笑,杨柳含情雨后颦。

促柱善弹秦地曲,细腰偏学楚宫人。

东邻旧识金吾士,不惜银罂送酒频。

(0)

西湖即事二首·其二

钱塘苏小茜罗衣,短棹穿花过钓矶。

望帝声中怨离别,梦儿亭下惜芳菲。

微风吹藻鳞鳞浪,落日衔山树树晖。

最是碧云随处合,美人乘兴夜忘归。

(0)

初春湖上访顾始馀因留信宿二首·其二

不尽青山供,偏容白鸟过。

百年人避世,再宿客忘痾。

竹叶比邻美,梅花古寺多。

还存几两屐,一一问松萝。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