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髻》
《松髻》全文
唐 / 韩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髻根松慢玉钗垂,指点花枝又过时

坐久暗生惆怅事,背人匀却泪胭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ōng
táng / hán

gēnsōngmànchāichuízhǐdiǎnhuāzhīyòuguòshí

zuòjiǔànshēngchóuchàngshìbèirényúnquèlèiyānzh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背人(bèi rén)的意思:指背叛、出卖别人的行为或心思。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过时(guò shí)的意思:指某个事物、观念或技术已经不再适用或不再流行。

髻根(jì gēn)的意思:指人的头发根部的髻子,用来比喻一个人的根基或根本。

松慢(sōng màn)的意思:松慢指的是松散懈怠、不紧不慢的状态或态度。

胭脂(yān zhī)的意思:形容女子擦在脸上的红色化妆品,也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玉钗(yù chāi)的意思:玉钗是指美丽的女子,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和端庄。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翻译
发髻松散,玉钗低垂,
她指点着花朵,却发现已错过花期。
注释
髻根:发髻的根部。
松慢:松散不整。
玉钗:装饰用的玉制发钗。
垂:下垂。
指点:用手势或言语指示。
花枝:盛开的花朵。
过时:已经过去,错过。
坐久:长时间坐着。
暗生:内心深处产生。
惆怅事:忧愁或失落的事情。
背人:背着别人,私下里。
匀却:涂抹均匀。
泪胭脂:眼泪弄花了脸上的胭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情感变化。"髻根松慢玉钗垂"一句,通过对发髻的描述,展示了女子精心装扮却又带有几分随性之美,同时玉钗的垂落也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愁。

"指点花枝又过时"表达了女子在赏花时的悠闲情态,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易逝的感慨。春天万物复苏,花开花谢,时间如同手中花枝般轻易流逝。

"坐久暗生惆怅事"则透露了女子在长时间的独坐中渐渐涌现出的一种心绪纷乱的情感。这种情绪可能来源于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担忧或是对现实的不满。

最后,"背人匀却泪胭脂"一句,则表现了女子在独自一人时流下的眼泪,以及她试图掩饰这些情感痕迹的行为。泪水和胭脂交织,既是对内心痛苦的隐晦表达,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表达的压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美的物象运用,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的复杂心理状态,是一幅生动的古代妇女肖像画。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
朝代:唐   字:致光   号:致尧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生辰: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猜你喜欢

诗并序·其五十一

一身元本别,四大聚会同。

直似风吹火,还如火逐风。

火强火炽疾,风疾火愈烘。

火风俱气尽,星散总成空。

(0)

诗并序·其二十二

道人头兀雷,例头肥特肚。

本是俗家人,出身胜地立。

饮食哺盂中,衣裳架上出。

每日趁斋家,即礼七拜佛。

饱吃更索钱,低头著门出。

手把数珠行,开肚元无物。

生平未必识,独养肥没忽。

虫蛇能报恩,人子何处出。

(0)

颂六十二首·其二十七

贤人轨玄度,弱丧升虚迁。

师通资自发,神光照有缘。

应变各殊别,圣录同灵篇。

乘乾因九五,逸响亮三千。

法鼓振玄教,龙飞应人天。恬智冥微妙,缥?咏重玄。

盘纡七七纪,嘉运莅中幡。

挺此四八姿,映蔚华林园。

(0)

山家夏日九首·其一

寂寞坐山家,萧条玩物华。

树奇全拥石,蒲长半侵砂。

池光连壁动,日影对窗斜。

石榴兼布叶,金簦唯作花。

落藤斜引蔓,伏笋暗抽芽。

高卧长无客,方知人事赊。

(0)

感怀

幽禽唤杜宇,宿蝶梦庄周。

席地一尊酒,思与元化浮。

但莫孤明月,何必秉烛游。

(0)

咏奸汉

轻唇利舌傍侯门,送谄承颜日月新。

爱与大官添弟子,能将小药献夫人。

秤头不放分毫过,对面常如割骨贫。

更有一般奸太㬠,聚钱唯趁买金银。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