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韦 判 官 赴 闽 中 唐 /皇 甫 曾 孤 棹 闽 中 客 ,双 旌 海 上 军 。路 人 从 北 少 ,海 水 向 南 分 。野 鹤 伤 秋 别 ,林 猿 忌 夜 闻 。汉 家 崇 亚 相 ,知 子 远 邀 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孤棹(gū zhào)的意思:指孤独无助,没有依靠。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没有任何帮助和支持。
海水(hǎi shuǐ)的意思:指大海的水,比喻广阔无垠的事物或众多繁杂的事物。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路人(lù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无关的人,泛指陌生人。
闽中(mǐn zhōng)的意思:闽中是指福建省中部地区。
人从(rén cóng)的意思:指人们跟随他人行动,没有独立的主见。
伤秋(shāng qiū)的意思:指伤害秋天,比喻破坏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上军(shàng jūn)的意思:指在军队中担任高级官职或高级军官的人。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亚相(yà xiāng)的意思:指在地位、能力、品德等方面与某人相当,相互竞争,不分高低。
邀勋(yāo xūn)的意思:邀请有功勋的人参加庆祝活动或赏识活动。
野鹤(yě h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不拘束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曾的作品,名为《送韦判官赴闽中》。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和军事活动的场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赞美之情。
"孤棹闽中客,双旌海上军。"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宏大的画面。"孤棹"指的是单独的船只,而"闽中"特指福建地区。"双旌"则是形容军队的旗帜,这里的"旌"通常是用来指代军队的旗帜或军功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两句,描绘出一个远离家乡、旅居闽中的人与海上集结的壮阔军容。
"路人从北少,海水向南分。" 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前面的意境。“路人”指的是行走在道路上的旅人,而“从北少”则表明来自北方的人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也可能隐含着对远离家乡之人的怀念或是对南北文化差异的感慨。"海水向南分"则是在形容大海的辽阔,暗示了海洋的无边和广阔。
"野鹤伤秋别,林猿忌夜闻。" 这两句转而描写了一种凄凉的情感。“野鹤”指的是在野外鸣叫的鹤,而“伤秋别”则是因为秋天使人感到孤独和悲伤。在这季节中,人与鹤都能体会到分别的哀愁。"林猿忌夜闻"中的“猿”指的是猿猴,这里的“忌夜闻”可能是在形容猿猴对夜晚声音的警觉。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动物行为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远行者的不舍和孤独感。
"汉家崇亚相,知子远邀勋。" 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赞美。“汉家”指的是汉朝,这里用以比喻盛世。而“崇亚相”中的“崇”有尊崇之意,“亚相”则是一种高官的称呼,表明诗人对这位即将远行的人物的高度评价。"知子"是了解和赏识人才,而“远邀勋”则是在赞美友人的功绩与贤能,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和推崇。
整首诗通过壮观的景象、对自然界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评价,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感情和非凡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