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
《颂》全文
宋 / 慈观长老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龙牙答话只苏嚧,借问诸方会也无。

昨夜虚空开口笑,祝融吞却洞庭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答话(dá huà)的意思:答复别人的提问或请求。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开口(kāi kǒu)的意思:指开口说话或开口要求。

龙牙(lóng yá)的意思:形容物品坚硬、锋利。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诸方(zhū fāng)的意思:各个方面、各方人士

祝融(zhù róng)的意思:指火焰熊熊燃烧,形容火势猛烈,也用来形容人的热情高涨、激情澎湃。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洞庭湖(dòng tíng hú)的意思: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这个成语指的是洞庭湖的广阔和壮丽景色,也用来形容事物壮丽、广阔。

开口笑(kāi kǒu xiào)的意思:指开口笑出声,表示非常开心、高兴。

鉴赏

这首宋代慈观长老的《颂》,以奇特的想象和禅宗的智慧,构建了一幅超脱世俗、直指心性的画面。

“龙牙答话只苏嚧”,开篇即以龙牙的答话,引出一个神秘而深邃的对话场景。“苏嚧”一词,既可理解为龙牙的回答,也可视为对某种智慧或真理的象征。这一句不仅展现了禅宗中问答式的修行方式,更暗示了超越语言、直接触及心灵的境界。

“借问诸方会也无”,紧接着提出疑问,询问是否在四方八面都聚集了智慧与真理。这里的“诸方”,代表了四面八方,象征着宇宙间所有可能的智慧源泉。这一问,既是对于普遍真理的探索,也是对禅宗精神的自我审视。

“昨夜虚空开口笑”,这一句以“昨夜”、“虚空”、“开口笑”三个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画面。虚空,常被禅宗用来比喻本性或真如,这里以“笑”来描绘,生动地表现了禅者对宇宙本性的豁然开朗,以及对生命、存在的深刻理解与喜悦。

“祝融吞却洞庭湖”,最后这一句以神话般的色彩,进一步深化了前文的意境。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此处用以形容一种巨大的力量或变化。洞庭湖则是中国著名的湖泊,其被“吞却”则意味着一种彻底的改变或超越。这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禅宗修行中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革,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最终领悟。

整体而言,《颂》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禅宗的智慧、宇宙的奥秘、生命的喜悦以及内心的变革融为一体,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超越日常经验、直达心灵深处的境界。

作者介绍

慈观长老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赤嵌竹枝词·其二

春牛浦接鲫鱼潭,绿竹苍松翠色参。

万顷良田环郡郭,劝农人在聚星庵。

(0)

西螺晓发

五更携被起,和梦上牛车。

店月千枝火,溪风十里沙。

行藏愧鸡豕,来往负莺花。

遥指人烟外,曈曈晓日斜。

(0)

在捒连日淫潦,欲归不得,忽逢晴霁,喜而有作·其二

朝曦红上檐,瓦雀双双喜。

咿嘤语窗前,似唤幽人起。

孤客正思家,对此欣不已。

仰视浮云飞,馀霞散成绮。

路逢相识人,为问前溪水。

一苇如可航,余亦将归里。

(0)

山居即景四首·其三

空青不可极,俯视但云光;

众妙含其中,疑为天地房。

(0)

挽董天鉴孝廉·其一

三策天人罢董山,谁怜日驭已西倾!

游从麋鹿身将隐,谶应龙蛇意未平。

晋代犹留靖节谥,汉家原重孝廉名。

即看墓石封题处,尚有贤书是「大明。」

(0)

岛居八首·其三

古贤多大隐,岂必尽攀龙!

所惜辜三辅,其如碍两雄。

计疏凭铸错,道废漫书空!

仰止羊裘客,千秋一冥鸿。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