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归 山 居 寄 钱 起 唐 /李 端 怅 望 青 山 下 ,回 头 泪 满 巾 。故 乡 多 古 树 ,落 日 少 行 人 。发 鬓 将 回 色 ,簪 缨 未 到 身 。谁 知 武 陵 路 ,亦 有 汉 家 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发鬓(fà bìn)的意思:指发际线两侧的鬓角,也用来形容人的年纪。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家臣(jiā chén)的意思:指君主的臣子,也用来比喻亲信或属下。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武陵(wǔ líng)的意思:指能武能文、兼具武艺和文化修养的人。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有汉(yǒu hàn)的意思:有才干、有本领
簪缨(zān yīng)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大责任。
- 注释
- 怅望:惆怅地凝视。
青山:青翠的山峦。
泪满巾:泪水打湿了手帕。
故乡:家乡。
古树:年代久远的大树。
落日:傍晚的太阳。
少行人:行人稀少。
发鬓:两鬓。
回色:显现老态。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
武陵路:武陵的小路,这里暗指桃花源(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汉家臣:汉朝的臣子。
- 翻译
- 满怀惆怅望着山下,回头时泪水已湿透衣巾。
故乡到处都是古老的树木,夕阳下却少见行人的踪影。
头发开始显现出岁月的痕迹,但官帽和玉簪还未戴在身上。
谁能想到,在这武陵小路上,也有汉朝的臣子隐居。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归隐之士对自然景物的感慨与乡愁。开篇两句“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表现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深情和不舍,泪水涟涟,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哀伤之情。接下来的“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则是对故乡景象的描绘,古树参天,落日余晖,给人以静谧与孤寂之感。
在“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中,可见诗人对个人容颜变化的细腻观察,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最后两句“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则是对历史的眷恋和自我身份的认同。这里的“武陵路”和“汉家臣”,不仅是地理与历史的指涉,更是诗人情感寄托之所在。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故土亲情的留恋,以及个人隐逸生活状态的描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羽林通孝经
圣治周方域,儒风暨羽林。
一经严授业,五孝得潜心。
骑猎宸游简,严庐禁掖深。
披文知行在,即事亦官箴。
训勇宁惭晋,专门讵属参。
从兹六郡俗,不羡满籯金。
邓圣求往为武昌令刻石元次山洼尊及苏子瞻谪官黄州游武昌见前刻后同在翰林因有诗示余余为次韵和之
侧江小屋香酒醅,出林缭径丛花栽。
溪风暂过响修竹,岭雪未尽兼寒梅。
往游武昌值佳境,白云漫漫萦崔嵬。
孙家旧事颇可见,樊山杳霭临钓台。
赤壁楼船不馀烬,属车豹尾空尘埃。
埋名腐骨彼谁子,正见邱墟黄土堆。
三分割据亦徒话,今人尚为羞瓶罍。
谢公伏令首佳句,游衍相与期江隈。
次山孟宰继有作,洼尊取饮摩苍苔。
两公雄才又超拔,明珠照人眸睑开。
腾龙始知爪牙壮,掣鹰无复毛羽摧。
腰金佩鱼见官秩,不似迁客谈象雷。
朝廷一入不得出,丘壑何事烦公来。
南人歌声易慷慨,公诗感激成叹哀。
《邓圣求往为武昌令刻石元次山洼尊及苏子瞻谪官黄州游武昌见前刻后同在翰林因有诗示余余为次韵和之》【宋·刘攽】侧江小屋香酒醅,出林缭径丛花栽。溪风暂过响修竹,岭雪未尽兼寒梅。往游武昌值佳境,白云漫漫萦崔嵬。孙家旧事颇可见,樊山杳霭临钓台。赤壁楼船不馀烬,属车豹尾空尘埃。埋名腐骨彼谁子,正见邱墟黄土堆。三分割据亦徒话,今人尚为羞瓶罍。谢公伏令首佳句,游衍相与期江隈。次山孟宰继有作,洼尊取饮摩苍苔。两公雄才又超拔,明珠照人眸睑开。腾龙始知爪牙壮,掣鹰无复毛羽摧。腰金佩鱼见官秩,不似迁客谈象雷。朝廷一入不得出,丘壑何事烦公来。南人歌声易慷慨,公诗感激成叹哀。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9467c68de39d148609.html
为纪四谒旧相识
非无负米志,复作退飞身。
岂但龙蛇蛰,终惭鸿雁宾。
萧条依陋巷,契阔问通津。
长铗行焉往,悲歌夜复晨。
交游青眼隔,世路白头新。
意谢栖栖佞,情依恋恋仁。
敢齐天下士,真愧辙中鳞。
肯问三年学,壶飧及病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