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川(bǎi chuān)的意思:指众多的河流汇聚成大河,比喻众多的事物汇集在一起。
超前(chāo qián)的意思:超越当前的状态或水平,提前做事或达到目标
弓矢(gōng shǐ)的意思:指弓箭,也泛指射击。
管弦(guǎn xián)的意思:指乐曲演奏的技巧和方法,也泛指各种事物的安排和协调。
既已(jì yǐ)的意思:已经,已经发生或完成。
鸟兽(niǎo shòu)的意思:指动物、禽鸟。
平年(píng nián)的意思:平常的年份,指平凡、普通的日子。
前古(qián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事物或人物,通常用来形容古老、遥远的时代。
跄跄(qiàng qiàng)的意思:形容走路蹒跚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睿算(ruì suàn)的意思:睿智而精确地计算。
上圆(shàng yuá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心地善良。
神功(shén gōng)的意思:指超凡脱俗的技艺或非凡的功绩。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尧天(yáo tiān)的意思:形容天空极为明朗,没有一丝云翳。
禹迹(yǔ jì)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留下的痕迹,比喻善政的印迹或治理事物的痕迹。
- 注释
- 睿算:英明的谋略。
超前古:超越古代。
神功:神圣的功绩。
格上圆:达到极致的圆满。
百川:众多河流,泛指大河山川。
禹迹:大禹治水留下的痕迹,比喻先贤的功业。
万国:众多国家,泛指广大的地域。
尧天:尧帝的盛世,比喻理想的治理状态。
櫜弓矢:收起弓箭,比喻停止战争。
诚宜:确实应该。
播管弦:传播音乐,比喻倡导和平与文化。
跄跄:步伐整齐的样子。
随鸟兽: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里比喻和平生活的景象。
共乐:共同享受。
太平年:太平的时期,指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的年代。
- 翻译
- 英明的谋略超越了古代,神圣的功绩达到了极致的圆满。
大河山川留下大禹治水的痕迹,万国臣民都尊崇尧帝的盛德之天。
既然已经收起了弓箭(意指战争结束),确实应该传播音乐与和谐。
步伐整齐地随着鸟兽起舞,共同享受这太平的岁月。
- 鉴赏
这首诗歌颂扬着古代圣君的伟大功绩与和平盛世。开篇“睿算超前古,神功格上圆”两句,表达了对远古圣明君主智慧和功业的赞美,其中“睿算”指的是高深的谋略,“超前古”强调其超越古人,“神功”则形容其成就非凡,“格上圆”意味着其功绩完满无缺。
接着“百川留禹迹,万国戴尧天”两句,具体指出了圣君的伟大。在这里,“百川留禹迹”暗示了大禹治水的故事,表明圣君像大禹一样功在千秋;“万国戴尧天”则是说各个国家都尊崇如尧舜般的圣君。
中间两句“既已櫜弓矢,诚宜播管弦”,描绘了一种和平景象。在战争结束后,“櫜弓矢”意味着武器被收藏起来,而“播管弦”则是指人们开始演奏乐器,以此庆祝和平的到来。
最后两句“跄跄随鸟兽,共乐太平年”展现了一个祥和美好的画面。“跄跄”形容动物活泼可爱的样子,“随鸟兽”意味着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共乐太平年”则是说大家共同享受太平盛世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古圣君的颂扬,表现了对和平时代的向往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布谷篇
鸣鸠本鹄鵴,形状鹴鸠殊。
江东呼拨谷,布谷江南呼。
桑间拂其羽,长与载胜俱。
一鸣雨霢霂,再鸣雨沾濡。
三鸣未及已,惊起耕田夫。
扶犁乃毕出,荷锸争前趋。
我闻少皞氏,凤鸣来应图。
纪官此司空,信为德之符。
愿言反淳风,圣世跻唐虞。
持此鸣鸠篇,远献王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