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峨峨(é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巍峨壮丽。
胡床(hú chuáng)的意思:指胡乱摆放的床铺,比喻混乱无序的状况。
花木(huā mù)的意思:指花草树木,泛指各种植物。
会事(huì shì)的意思:善于处理事情,有能力办事。
来访(lái fǎng)的意思:指某人到达某地拜访或访问。
木通(mù tōng)的意思:指人能够通达事理,善于交际、处理事务的能力。
秋吟(qiū yín)的意思:秋天的吟诗,指秋天时人们吟咏诗歌的情景。
瑟瑟(sè sè)的意思:形容寒冷或惊恐的样子。
山意(shān yì)的意思:形容心境深远、意境高远,具有山的气势和情趣。
素琴(sù qín)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饰或装饰的琴,比喻人的才华和品德纯正,没有虚伪的外表。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虚籁(xū lài)的意思:指轻微的声音或轻柔的音调。
幽院(yōu yuàn)的意思:指隐秘幽静的庭院或住所。
院落(yuàn luò)的意思:指庭院、院子的意思。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光在智林寺的游历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环境的清幽与禅意。
首联“扁舟来访小丛林,花木通幽院落深”,开篇即以“扁舟”点明诗人乘舟而来,访寻隐秘的丛林,暗示了旅程的悠远与探索的神秘。接着,“花木通幽院落深”则描绘了寺庙内花木繁茂、路径幽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颔联“旋拂胡床成午梦,闲持贝叶动秋吟”,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寺庙内的生活状态。他拂去胡床上的尘埃,准备午睡,同时手持贝叶(佛教中用于抄写经文的叶子),在秋日的吟诵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这一联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悠闲与淡泊,也暗含了对佛法的崇敬与追求。
颈联“竹声瑟瑟生虚籁,山意峨峨入素琴”,通过竹声与山意的描绘,将自然界的声响与诗人的心境巧妙融合。竹声仿佛是空灵的音乐,山意则如同深邃的旋律,二者交织在一起,不仅丰富了环境的层次感,也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体验。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富有诗意。
尾联“更喜老纲能会事,手携炉铫自相寻”,表达了诗人对智林寺僧侣老纲的赞赏之情。老纲不仅能够理解并实践佛法,还亲自为诗人准备茶饮,体现了僧侣们的生活智慧与待客之道。这一细节不仅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反映了佛教文化中重视和谐共处、相互帮助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智林寺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禅意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杨教授之邵武
昔在匡山下,杏花手自栽。
杏花绕天发,先生归去来。
归来双阙下,故人满京华。
争修荐剡非所欲,东望闽海回云车。
铜章四寸郡文学,夏楚不用施方略。
诚能动物物皆春,人间无如教官乐。
皋比坐拥春风喧,服事弟子来如泉。
问咨唯喏皆圣贤,教官之乐不可言,为尔再赋菁莪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