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病初辞瘴,冲泥却胜晴。
《端午日北还至斛岭寄连州诸公》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端午节期间在北行途中所经历的一系列情感与自然环境的交织。首句“岭上逢端午,随家更北征”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端午佳节之际,诗人随着家人继续向北行进,透露出一种既定的行程与内心的无奈或期待。
“隔村闻贼斗,通夕畏蛇行”两句,通过声音与行动的对比,展现了旅途中的紧张与恐惧。远处村庄传来的战斗声,与诗人整夜警惕防备蛇的行动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渲染了战乱背景下的动荡不安,也体现了诗人对安全的深切忧虑。
“厌病初辞瘴,冲泥却胜晴”则表达了诗人对健康与天气的双重考量。初离瘴气之地,虽需穿越泥泞,但相较于晴天可能遇到的其他困难,这反而成为了一种相对较好的选择。这里蕴含着对健康恢复的渴望以及对自然条件的适应与乐观态度。
最后,“犹怜昌歜酒,不与故人倾”以酒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与遗憾。即使在这样的艰难旅途中,诗人仍不忘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尤其是与友人共饮昌歜酒的场景,成为了无法实现的遗憾,凸显了友情的珍贵与不可替代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战争、自然与个人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亲情、友情的深深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