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烟遥聚草,山月迥临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树(chū shù)的意思:比喻事物显露出本质或真相。
多幸(duō xìng)的意思:形容非常幸运或者幸福。
漏鼓(lòu gǔ)的意思:指事物不完整、不完全或不充分。
洛川(luò chuān)的意思:洛川是一个地名,指代了古代中国的洛阳和川洛两地,常用来形容地势平坦的地方或者指代洛阳。
日用(rì yòng)的意思: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或用品。
树端(shù duān)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能力在某一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或极限。
汤泉(tāng quán)的意思:指水流汩汩,泉水澄清,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天文(tiān wén)的意思:指极大的数目或数量。
温谷(wēn gǔ)的意思:指温暖的山谷,比喻宜人安乐的环境或境地。
相风(xiāng fēng)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追随、模仿,形成一股潮流或风尚。
暂停(zàn tíng)的意思:暂时停止或中断某项活动或行动。
驻跸(zhù bì)的意思:指国家元首或高级官员到外地视察、巡视或办公,驻扎临时行宫或办公地点。
- 翻译
- 洛河之水刚刚停驻龙舟,帝王在丰饶田野上暂停车驾。
温泉常独自涌动,温暖山谷怎会感到寒冷。
漏壶的滴水声依傍山岩,风向标从树梢探出。
山岭间的雾气在草丛中汇聚,明亮的月亮高悬马鞍之上。
每日生活实属幸运,帝王借此仰望天象以观天文。
- 注释
- 洛川:洛河。
驻跸:帝王出行时停留暂住。
丰野:丰饶的田野。
銮:帝王乘坐的车驾。
汤泉:温泉。
恒:常常。
独涌:独自涌出。
温谷:温暖的山谷。
漏鼓:古代计时器漏壶。
依岩畔:傍依山岩。
相风:古代观测风向的设施。
出树端:从树梢露出。
岭烟:山岭间的雾气。
遥聚草:在草丛中汇聚。
山月:山上的月亮。
迥临鞍:高悬在马鞍之上。
日用:日常生活。
诚:确实。
多幸:多有幸运。
天文:天文学。
仰观:抬头观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巡游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皇权的威仪与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
“洛川方驻跸,丰野暂停銮”两句表明皇帝的车驾已经到达洛川,并在肥沃的田野上暂时停留。"跸"指的是皇帝出行时前导的仪仗队伍,"銮"则是皇帝车驾的装饰,这两词都具有很强的礼制色彩。
接下来的“汤泉恒独涌,温谷岂知寒”展现了自然景观与皇权之间的和谐。"汤泉"指的是温泉,而"恒独涌"则表明这温泉不断地涌出,形成了一种永恒不变的景象。"温谷"强调了这一地区气候的温暖,与"岂知寒"(岂,疑问词;知,知道)形成对比,显示即便在寒冷的季节,这里的气候也异常温暖。
“漏鼓依岩畔,相风出树端”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和谐的自然环境。"漏鼓"通常指的是寺庙中的击鼓仪式,但这里可能是指山中清晨或夜晚特有的宁静声音。"相风"意味着随着微风,声音从树梢传来。
“岭烟遥聚草,山月迥临鞍”两句则转入了一种远观与高瞻的境界。"岭烟"指的是远处山岭间升腾的雾气,而"遥聚草"则给人一种空旷而又柔和的感觉。"山月"描绘了清澈的月光洒在山野之间,而"迥临鞍"则是说月光似乎正俯瞰着皇帝所乘的车驾。
最后,“日用诚多幸,天文遂仰观”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亲身参与这一盛况、得以仰望天文之美的深深幸运之感。"日用"强调了这种幸运是每天都在发生的,而"遂"则表示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行为或情感,最后的"仰观"则是诗人对于这份幸运和美好景象的赞叹与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皇帝巡游过程中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君臣之间和谐关系的暗示,表达了诗人对于皇权及其礼制文化的认同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