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寮(bǎi liáo)的意思:指百官之居所,也泛指官员。
不惟(bù wéi)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春卿(chūn qīng)的意思:指春季的美景和清新的气息。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道从(dào cóng)的意思:道理或真理来源于实践和经验。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广厦(guǎng shà)的意思:广厦是指宽敞而高大的房屋,也可以比喻宏伟的建筑物或庞大的机构。
经筵(jīng yán)的意思:指古代官府或学堂里举行的重要宴会或学术讲座。
礼数(lǐ shù)的意思:指对待他人应该按照规定的礼仪互相往来,表示互相尊重和关心。
勤学(qín xué)的意思:勤奋学习,刻苦努力
容礼(róng lǐ)的意思:指待人礼貌周到,不轻视他人。
儒官(rú guān)的意思:指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官员或学者。
适莫(shì mò)的意思:适莫是一个形容词,意为“非常合适”或“非常适宜”。
事期(shì qī)的意思:指事情发生的时候。
无适(wú shì)的意思:没有适合的,没有合适的
要复(yào fù)的意思:指要求回复或回答,要求对方给予答复或回应。
仪注(yí zhù)的意思:指标准、规范。也可指礼仪的规矩。
制事(zhì shì)的意思:能够控制事物,处理事务的能力或手段。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春仲经筵》。诗中描绘了皇帝在春季主持经筵的情景,与群臣共议学问,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后世的启示作用。诗中提到“不惟勤学因时勖”,表达了通过适时的学习来激励成长的思想;“要复存羊俾后观”,则体现了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重视,希望后人能从中获得教益。此外,“制事期无适莫见”和“知人更念惠怀难”两句,反映了治理国家时应公平公正、深入了解人才的特点。最后,“春卿仪注百寮式,讵道从容礼数宽”,赞扬了春卿(即春季经筵的主持人)的礼仪规范,并非形式上的宽松,而是严谨而得体。整首诗展现了乾隆皇帝对于教育、治国理念的深刻思考和对礼仪制度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