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全文
清 / 纳兰性德   形式: 词  词牌: 浪淘沙令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端的(duān dì)的意思:真正的,确实的,真实可信的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更为(gèng wéi)的意思:更加,更为

欢期(huān qī)的意思:指人们在一起欢乐的时光。

密意(mì yì)的意思:秘密的意思或含义。

上心(shàng xīn)的意思:用心关注、认真对待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心头(xīn tóu)的意思:指心中最亲近、最重要的人或事物。

须留(xū liú)的意思:必须停留或留下

也须(yě xū)的意思:也需要;也必须

真似(zhēn sì)的意思:真实如实、真像、非常相似。

珍重(zhēn zhò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非常重视,非常珍贵,十分关心。

珠帘(zhū lián)的意思:指贵族或富人家中用珍珠制成的帘子,比喻奢华华丽的生活。

翻译
淅淅沥沥的夜雨,滴答出一个寒秋,也恰好将深深的思念,洒上我心头。你一定要珍重自己,保护好绰约的风姿。你究竟为谁才生了病?又是为谁才如此娇羞?
珍藏的心意不曾休止,心中的愿望难以实现。我卷起四周的珠帘,且让月光洒满小楼。回想起欢聚的日子,真像一场美梦,纵然是梦,我也要竭力挽留。
注释
风流:指美好动人之风韵。
端的:究竟、到底。
密意:隐秘的情意。
珠帘四卷:谓楼阁四面的珠帘卷起。
鉴赏

这首词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浪淘沙令》,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夜雨中的思绪。"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秋雨连绵的夜晚,词人心中泛起淡淡的愁绪。"教他珍重护风流",词人似乎在叮嘱某人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但又暗示这美好的事物易逝,令人不禁心生忧虑。

"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这份情感的矛盾与无奈,既为自己因思念而病痛,也为对方可能因此感到羞愧。"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词人深藏心底的感情无法传达,愿望也无法实现,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珠帘四卷月当楼",通过描绘月光洒满珠帘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词人沉浸在回忆与梦境之中。"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他暗自回味过去的欢乐时光,如同一场梦幻,即使在梦中,也希望那份美好能被永久地保留。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词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秋夜雨中情感的深深感慨,以及对无法实现的愿望的惋惜,展现了纳兰性德词作中常见的深情与哀婉。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朝代:清   字:容若   号:楞伽山人   籍贯:满洲   生辰:1655-1685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
猜你喜欢

寿伯母梅太君

过来三万又三千,百岁期颐在目前。

两子白头相孝友,一家全盛见曾玄。

能言神庙升平事,尚记吾翁始学年。

今日并成前代史,谁知犹有地行仙。

(0)

东安城陈太保祠陈璘像赞

将军磊落出人群,历尽疆场百战身。

天子正开麟阁待,勿言臣鬓已垂银。

解甲归来贼垒空,凯歌旌散酒旗风。

主恩未报身还在,血战谁论第一功。

(0)

秋怀·其十一

丘壑偏宜隐者居,萧疏短发映清渠。

从来裘马饶攀桂,不道山林笑学竽。

花覆残棋人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茫茫归路在何处,空有西风锁敝庐。

(0)

十六夜过李邑生赏铁树灯

馋灯开夕宴,弱水得奇株。

错比三花树,还添五夜珠。

骊光悬似昼,鲛泪到应枯。

但莫将如意,酣来击唾壶。

(0)

挽王虎贲

野火春烧万木空,茫茫泉路哭英雄。

三千肤发干戈里,一代君臣草莽中。

天命否来无妙算,将军亡后有威风。

滔滔远逝厓门水,今古东流恨未穷。

(0)

恻恻吟·其六十五

消愁比苑寻芳日,忽忆东洲恨别时。

病眼怯看花带露,依稀清泪湿胭脂。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