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吴 言 可 之 鄞 宋 /连 文 凤 四 明 多 胜 迹 ,不 惮 此 行 难 。客 棹 霜 天 晚 ,征 衫 道 路 寒 。湖 灵 通 夕 见 ,海 日 带 潮 看 。莫 远 乘 槎 去 ,风 涛 卒 未 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乘槎(chéng chá)的意思: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风涛(fēng tāo)的意思:形容风势或波浪汹涌澎湃,喻指形势变化剧烈。
海日(hǎi rì)的意思:海洋中的太阳,比喻非常辽阔的海洋或者无边无际的事物。
灵通(líng tōng)的意思:指人聪明、机智,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具有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胜迹(shèng jì)的意思:指战胜敌人留下的痕迹或胜利的迹象。
霜天(shuāng tiān)的意思:霜天指寒冷的冬天。
四明(sì mí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敏捷,见识广博。
征衫(zhēng shān)的意思:指征兵时发给士兵的衣物,比喻被征召上战场。
- 翻译
- 四明这个地方有许多优美的景色,我不怕这次行程的艰难。
夜晚,客船在霜气笼罩的天空下行驶,行人的衣衫在寒冷的道路上显得单薄。
湖中的精灵在傍晚时分显现,海上日出伴随着潮水一同观看。
不要急于乘坐木筏远行,风浪还未平息,安全尚未得到保障。
- 注释
- 四明:指古代的四明郡,今浙江宁波一带。
胜迹:名胜古迹。
不惮:不怕。
行难:行程艰难。
客棹:客船,他人的船只。
霜天:下霜的天气。
征衫:旅途穿的衣服。
道路寒:道路寒冷。
湖灵:指湖中的神灵或传说中的生物。
通夕见:整夜可见。
海日:海上日出。
带潮看:伴随着潮水升起。
乘槎:古代神话中乘木筏渡天河的典故,这里指远行。
风涛:风浪。
卒未安:尚未平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所作的《送吴言可之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吴言可前往鄞县旅途的关心与祝愿。首句“四明多胜迹”点出鄞县名胜众多,暗示了友人将有丰富的游览体验。接着,“不惮此行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勇气的赞赏,尽管路途艰辛,友人并不畏惧。
“客棹霜天晚”描绘了友人在寒冷的霜天傍晚乘船出行的场景,渲染了旅途的艰辛和孤寂。“征衫道路寒”进一步强调了友人身处的清冷环境,暗示了旅途的艰苦。
“湖灵通夕见,海日带潮看”则通过想象,预祝友人能够在旅途中欣赏到鄞县湖光山色的美景,尤其是夜晚的湖灵和早晨带着潮水的海日,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莫远乘槎去,风涛卒未安”,诗人提醒友人不要轻易远行,因为风涛尚未平息,暗含对友人安全的担忧。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关怀与期待的送别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