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客望津天欲雪,朔鸿离岸苇生风。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经 废 宫 唐 /栖 白 终 日 河 声 咽 暮 空 ,烟 愁 此 地 昼 濛 濛 。锦 帆 东 去 沙 侵 苑 ,玉 辇 西 来 树 满 宫 。鲁 客 望 津 天 欲 雪 ,朔 鸿 离 岸 苇 生 风 。那 堪 独 立 思 前 事 ,回 首 残 阳 雉 堞 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锦帆(jǐn f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光明的前景。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前事(qián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并且已经过去的事情。
生风(shēng fēng)的意思:指某人的言行举止引起了轰动或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
玉辇(yù niǎn)的意思:指皇帝乘坐的华丽马车,也泛指君主的车辆。
雉堞(zhì dié)的意思:指城墙上的雉堞,比喻坚固的城墙或堡垒。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 翻译
- 整日里黄河的浪声呜咽着填满黄昏的天空,烟雾缭绕使得此地白昼也昏暗不明。
华丽的船帆向东驶去沙子侵蚀着皇家园林,皇帝乘坐的玉辇从西而来宫墙内外树木茂盛。
来自鲁地的客人望着渡口天色似乎快要下雪,北方的大雁离开河岸芦苇随风摇曳。
怎能忍受独自站立回想往昔之事,转头看时夕阳映照着城墙一片红艳。
- 注释
- 终日:整天。
河声:黄河的浪声。
咽暮空:声音低沉如同喉咙哽咽,填充着傍晚的天空。
烟愁:如烟般的忧愁景象。
昼濛濛:白天也显得朦胧不清。
锦帆:装饰华美的船帆,这里代指船只。
东去:向东行驶。
沙侵苑:沙子侵蚀皇家园林。
玉辇:皇帝乘坐的车驾,这里指代皇帝。
西来:从西边过来。
树满宫:树木茂密遍布宫殿。
鲁客:来自鲁地的客人,鲁通常指山东地区,此处泛指远方来的人。
望津:在渡口眺望。
天欲雪:天空看起来快要下雪。
朔鸿:北方来的大雁。
离岸:离开岸边。
苇生风:芦苇随风摆动。
那堪:怎能忍受。
独立:独自站立。
思前事:回想过去的事情。
回首:转头看。
残阳:夕阳,即将落山的太阳。
雉堞红:城墙上的雉堞(城墙上突出的部分)被夕阳映得通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孤独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终日河声咽暮空"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河流的声音在黄昏时分渐渐减弱,映衬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情绪。
"烟愁此地昼濛濛"中,“烟愁”二字常用来形容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这里与“昼濛濛”相呼应,显示出诗人对于眼前景物所引发的深深哀思。这种哀思并非强烈的情感,而是一种悠长且不易察觉的情愫,它弥漫在白日之中,如同薄雾一般覆盖着整个心灵。
接下来的两句"锦帆东去沙侵苑,玉辇西来树满宫"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与人事变迁的对照。锦帆东行,象征着往日繁华如今已成过眼云烟;而玉辇西来,则是过去宫阙的辉煌,如今却被树木所覆盖,这些都是时间流逝后留下的痕迹。
"鲁客望津天欲雪,朔鸿离岸苇生风"一句中,“鲁客”指的是远方来的旅人,而“望津”则是等待渡河的意思。天气将要变寒,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孤独而又有些许悲凉。
最后两句"那堪独立思前事,回首残阳雉堞红"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感慨。他站在废宫之中,沉浸于对往昔的思考之中。"回首残阳雉堞红"则是对夕阳余晖下的城墙所发出的赞美,这些景象虽然美丽,却也带着一丝凄凉,因为它们提醒诗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面对过往荣华与现实孤独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春晚留别故人
乱红飞已无多,艳游终是如今少。
一番雨过,一番春减,催人渐老。
倚槛调莺,卷帘收燕,故园空杳。
奈关愁不住,悠悠万里,浑恰似、天涯草。
不拟相逢古道。才疑梦、又还惊觉。
清风在柳,江摇白浪,舟行趁晓。
遮莫重来,不如休去,怎堪怀抱。
那知又、五柳门荒,曾听得、鹃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