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外日移双塔影,麈边风递杂花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俗(bì sú)的意思:避免陷入俗套和平庸,追求独特和与众不同。
不登(bù dēng)的意思:不上去,不登上。
拂云(fú yún)的意思:拂云是指轻轻触摸云彩,比喻能力高超或者成就非凡。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前朝(qián cháo)的意思:指过去的朝代或时期。
山偈(shān jì)的意思:比喻人们为了追求某种目标或理想而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
石床(shí chuáng)的意思:指人在石头上睡觉,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松树(sōng shù)的意思:松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成语“松树”比喻心胸开阔、坚韧不拔。
谈玄(tán xuán)的意思:指谈论深奥的道理或哲学问题。
外日(wài rì)的意思:指外国的,日本的
雪堂(xuě táng)的意思:形容书院中的学问丰富,学风纯正。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泰的《春日偕友游梵天寺》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春日里游览梵天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之美和自然风光的生机勃勃。
首联“十载不登江上寺,旧栽松树拂云长”以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距离感开篇,暗示诗人久别重逢的感慨,同时通过“旧栽松树拂云长”这一景象,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苍翠与岁月的痕迹。
颔联“非因避俗来空刹,正爱谈玄坐石床”则揭示了诗人来访的真实动机,不是为了逃避尘世的喧嚣,而是出于对哲学探讨的热爱,愿意在石床上静坐思考,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颈联“幡外日移双塔影,麈边风递杂花香”描绘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阳光移动使得双塔的影子在幡外变化,微风中夹杂着各种花朵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尾联“问僧谁作兹山偈,犹是前朝苏雪堂”则以一个疑问句结束,询问僧人是谁在此山吟诵偈语,暗示了历史的延续性和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苏轼的怀念,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哲学思考的追求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仰,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当年五陵下
当年五陵下,结客占春游。
红缨翠带,谈笑跋马水西头。
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
楚云惊,陇水散,两漂流。
如今憔悴,天涯何处可销忧。
长揖飞鸿旧月。
不知今夕烟水,都照几人愁。
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
水调歌头·白日去如箭
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分阴。
问君何苦,长抱冰炭利名心。
冀望封侯一品,侥倖升仙三岛,不死解烧金。
听取百年曲,三叹有遗音。
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
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
幸遇重阳佳节,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
淡淡飞鸿没,千古共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