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期灭尽者,岂是俗中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世(chū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平凡或低微的地位或环境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或地位的意思。
出谷(chū gǔ)的意思:出谷是指离开家乡或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地方去闯荡、历险。
大隐(dà yǐn)的意思:指逃避世俗纷扰,隐居山林或深山老林中的意思。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可否(kě fǒu)的意思:表示询问是否可以或接受或拒绝某事物
离群(lí qún)的意思:离开群体,与众不同
溜冰(liū bīng)的意思:指在冰上滑行,特指滑冰运动。
留连(liú lián)的意思:停留、驻足不前
冥期(míng qī)的意思:指死亡的时期或临终的状态。
飘飖(piāo yáo)的意思:形容物体在空中飘荡摇摆。
人道(rén dào)的意思:人道指的是人性的道德准则,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类的关怀和关爱。
市朝(shì cháo)的意思:指朝廷政府、官府。也用来形容执政者的统治。
石溜(shí liū)的意思:形容事物快速滑动或流动的样子。
霜日(shuāng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早晨,地面上出现霜的日子。
宿昔(sù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岩椒(yán jiāo)的意思:指人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和艰险。
一条(yī tiáo)的意思:指一条线索、一项规定或一种方式。
一贯(yī guàn)的意思:一直如此,一向如此
中要(zhōng yào)的意思:中要指的是重要的事物或关键的部分。
- 注释
- 可否:能否。
一贯:始终如一的操守或原则。
生死:生存与死亡。
一条:同一条路,比喻看待生死的态度相同。
况期:何况期望。
灭尽者:指彻底超脱世俗的人。
岂是:哪里会是。
俗中要:世俗中的重要追求或目标。
人道:人生的道路。
离群:离开人群,独自一人。
怆:悲伤,哀痛。
冥期:冥冥之中的期望或归宿。
出世遥:远离尘世,难以达到。
留连:流连忘返,徘徊不去。
入涧曲:进入山涧的弯曲处。
宿昔:往昔,昔日。
陟岩椒:攀登岩石的顶端。
石溜:石上的流水。
冰便断:遇到冰就断流。
松霜:松树上的霜露。
日自销:随着太阳升起自然消散。
向崖:面向悬崖。
云叆叇:云雾浓重的样子。
出谷:从山谷出来。
雾飘飖:雾气随风飘动的样子。
勿言:别说。
无大隐:没有真正的隐居之处。
归来:回到。
市朝:市场与朝廷,比喻繁华尘世。
- 翻译
- 能否保持一贯的操守,生与死都视为同一路径。
何况期望彻底超脱之人,哪里会是世俗中的追求。
人生离群索居令人悲痛,冥冥中的期待超越尘世遥远。
流连徘徊在山涧的曲折处,昔日曾攀登过岩顶高峰。
石上的流水遇冰即断流,松树上的霜露日出则消散。
靠近悬崖边云雾缭绕,出山谷时雾气飘动。
别说没有真正的隐居,回归红尘亦如市场与朝廷。
- 鉴赏
这首诗是江总的《营涅槃忏还涂作诗并序》,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江总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其作品深受当时佛学思想的影响。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死超脱、出世离俗的追求和向往。
首句“可否同一贯,生死亦一条”表明生与死如同一线相连,不可分割,这里体现了佛教中对生命循环的看法。接下来的“况期灭尽者,岂是俗中要”则暗示那些追求物质享乐的人往往忽视了生命最终归于虚无的事实。
“人道离群怆,冥期出世遥”一句,表现了作者对于世间纷争和尘世羁绊的厌倦,以及对超脱红尘、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向往。"留连入涧曲,宿昔陟岩椒"则是通过山水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隐居山林,以求心灵的平静。
"石溜冰便断,松霜日自销"这一节,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强调了事物无常和变化莫测,进一步深化了生死哲思。"向崖云叆叇,出谷雾飘飖"则是作者在山谷间徜徉,感受云雾变化,体验自然之美。
最后,“勿言无大隐,归来即市朝”表达了对尘世的超然态度,即使回到人间,也不再被世俗所羁绊。这一句也揭示了作者对于佛法中“涅槃”的追求,即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死亡以及超脱尘世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