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少衔鱼鹭,林多带箭麋。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临 洮 望 萧 关 唐 /李 昌 符 渐 觉 风 沙 暗 ,萧 关 欲 到 时 。儿 童 能 探 火 ,妇 女 解 缝 旗 。川 少 衔 鱼 鹭 ,林 多 带 箭 麋 。暂 来 戎 马 地 ,不 敢 苦 吟 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到时(dào shí)的意思:指到了指定的时间或到了某个特定的时刻。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风沙(fēng shā)的意思: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
妇女(fù nǚ)的意思:指已婚女性,也泛指女性。
苦吟(kǔ yín)的意思:指苦苦思索、默默忍受痛苦,用以形容人在困境中孜孜不倦地思考、努力。
戎马(róng mǎ)的意思:指战马,泛指军队和战争。
探火(tàn huǒ)的意思:探火意味着主动去寻找或探索问题的根源,以便解决或了解问题。
萧关(xiāo guān)的意思:形容边疆荒凉、人烟稀少的地方。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暂来(zàn lái)的意思:指暂时停留或短暂到来。
- 翻译
- 渐渐感到风沙弥漫,即将接近萧关的时候。
连小孩都能取火,妇女也能缝制旗帜。
河流中鱼鹭稀少,树林里却常见带着箭矢的麋鹿。
我暂时来到这战乱之地,不敢太过沉醉于诗歌创作。
- 注释
- 渐觉:逐渐感觉到。
风沙:沙漠中的风尘。
萧关:古代边关名,此处指边塞。
欲到时:快要到达的时候。
儿童:小孩子。
探火:取火。
妇女:女性。
解缝旗:懂得缝制旗帜。
川:河流。
衔鱼鹭:捕食鱼类的鹭鸟。
林多:森林中。
带箭麋:带有箭矢的麋鹿。
暂来:暂时来到。
戎马地:战乱之地。
不敢:不敢轻易。
苦吟诗:过度沉醉于写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荒凉与战争的氛围。"渐觉风沙暗,萧关欲到时"两句,通过对风沙逐渐加剧和萧关即将到达的情景描写,营造出一种紧张和期待的心情。接下来的"儿童能探火,妇女解缝旗"则展示了战争带来的影响,即使是儿童和妇女也参与到了战备之中,这不仅反映了战争的严峻,也体现了人民的艰辛与坚韧。
"川少衔鱼鹭,林多带箭麋"这两句诗,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河流中的鱼鹭和林中有箭的麋鹿,以间接的方式表达了边塞地区的荒凉和战争的氛围。"暂来戎马地,不敢苦吟诗"最后两句,诗人以谦逊的口吻表示自己不敢在这样严峻的战地环境中长时间吟诵诗歌,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环境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和战争氛围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多层次的画面,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