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可念(kě niàn)的意思:可读、可背诵。
苦调(kǔ diào)的意思:形容言辞尖刻、严厉。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南征(nán zhēng)的意思:南征是一个表示向南征战或征服南方的成语。
羌笛(qiāng dí)的意思:形容音乐悠扬动听。
失道(shī dào)的意思:迷失了正确的道路或方向。
戍楼(shù lóu)的意思:指军队在边防地区建立的防御工事,也用来比喻守卫边疆、保卫国家的人。
朔漠(shuò mò)的意思:朔漠指的是北方荒凉贫瘠的地区,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荒凉和冷落。
先老(xiān lǎo)的意思:指年纪较长的人先行离世,也可比喻事物的先后顺序。
烟尘(yān chén)的意思:指烟雾和尘土,也比喻战争、纷争等带来的烟尘扰乱的景象。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月黑(yuè hēi)的意思:指夜晚月亮被乌云遮蔽,形容黑暗无光。
征马(zhēng mǎ)的意思:指招募马匹,用于表示招募人才或壮大力量的行为。
马上吹(mǎ shàng chuī)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夸大其词,夸奖过分。
- 鉴赏
这首诗《悲秋十八咏(其十六)秋笛》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描绘戍边士兵在寒冷夜晚吹奏羌笛的情景,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悲凉与无奈。
首句“苦调烦声急更迟”,开篇即以“苦调”和“烦声”渲染出一种沉重而复杂的音乐氛围,暗示了士兵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接着,“急更迟”三字,既描绘了笛声节奏的变化,也暗喻了时间的紧迫与士兵命运的不确定。
“戍楼羌笛不胜悲”,进一步点明了地点——戍楼,以及乐器——羌笛,同时强调了这种音乐表达的悲伤情感,让人感受到边塞生活的孤独与凄凉。
“谁怜战久人先老?”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长期征战导致士兵早衰的同情与感慨,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可念兵残将自疑”,则从将领的角度出发,表现了他们面对战事频仍、士兵伤亡惨重时的自我怀疑与无助,凸显了战争给指挥官带来的精神压力。
“月黑关山全失道,风高杨柳半无枝”,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以“月黑”与“关山”的模糊,以及“风高”与“杨柳”的凋零,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环境的恶劣与自然景观的荒凉,强化了战争背景下的凄冷氛围。
最后,“遥知朔漠烟尘惨,不似南征马上吹”,通过对比南征与北战的不同感受,表达了对北方战场残酷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戍边士兵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深刻反映了战争对个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