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袂(bǎ mèi)的意思:指好朋友之间互相扶持、相互帮助的情谊。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典型(diǎn xí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或特点。
丁宁(d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沉静、安定,不轻易动摇。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旧典(jiù diǎn)的意思:指已经过时、不再适用的规章制度或观念。
老我(lǎo wǒ)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
临岐(lín qí)的意思:指离别之际或临别时的情景。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趋庭(qū tíng)的意思:指人们为了争取权贵的宠幸而奔走效命,追逐权力和地位。
三益(sān yì)的意思:三益指的是三种益处或好处,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个人利益。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太学(tài xué)的意思:指大学、学府,也泛指学问、知识。
谈交(tán jiāo)的意思:指人们互相交谈、交流。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莺语(yīng yǔ)的意思:指美妙的歌声或动听的话语。
- 鉴赏
此诗《婿陈子行儿鲲同游太学》由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描绘了在太学中与女婿、外孙一同游学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家庭温情和学习氛围。
首联“太学惭予旧典型,兹游何必减趋庭。”表达了一种谦逊的态度,诗人自感在学问上可能不及前辈,但这次的游学之旅同样重要,不亚于在家中的教导。这里“典型”指前辈的典范,“趋庭”则是出自《论语》,形容在家接受长辈教诲的情景。
颔联“谈交到处须三益,灯火随时对六经。”进一步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无论走到哪里,与人交谈都应以求取益处为目标;而不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对照经典书籍,汲取知识的养分。“三益”出自《论语》,意为结交有益的朋友、听取有益的教诲、参与有益的活动;“六经”则泛指儒家的经典著作。
颈联“老我骥心先按伏,逢人莺语谢丁宁。”诗人以“老骥”自比,虽年岁已高,但内心仍充满求知的热情,面对他人时,他以温和的态度,如同黄莺般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谢对方的提醒和指导。
尾联“天涯不尽临岐话,儿女无忘把袂听。”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程的不舍之情,即使身处天涯海角,离别之际的话语仍然难以尽述;同时,也寄望于家人,尤其是子女,能够记住这次旅途中的每一句话,每一次的聆听,都是宝贵的经验和教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对家庭的深情以及对人生智慧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