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亦自佳,徒以资口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过(bù guò)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程度、条件、程度等不超过某个限度,不过分,只是,仅仅。
惰民(duò mín)的意思:指懒惰而不肯努力工作的人。
佛老(fó lǎo)的意思:指老年人虔诚信仰佛教,行为举止端庄,慈悲为怀。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酒食(jiǔ shí)的意思:指酒和食物,泛指宴会、饭食。
片纸(piàn zhǐ)的意思:形容事物极其薄弱、微小。
儒者(rú zhě)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学者或信奉儒家思想的人。
儒书(rú shū)的意思:儒书是指儒家经典书籍,也可以泛指儒家的学说和文化。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食肉(shí ròu)的意思:指人吃肉,表示人们过上了好日子,生活富足。
以资(yǐ zī)的意思:用作为资本或资料。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饮酒(yǐn jiǔ)的意思:指喝酒,可以泛指饮酒的行为。
糟粕(zāo pò)的意思:指坏的东西或事物的残留部分,也指不好的东西。
-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不同学说和生活方式的思考与对比。首句“佛老多惰民,其书不如此”提出佛教和道教(佛老)倡导的是一种相对消极的生活态度,而儒家思想则鼓励积极入世。接着,“儒者读儒书,饮酒食肉耳”描述了儒家学者的生活方式,似乎在讽刺他们过于世俗,只知读书享乐,忽略了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
“古人之糟粕,不过一片纸”这一句表达了对传统知识的批判性思考,认为古代的知识可能只是表面的、浅薄的,而真正的价值在于深入理解和应用。最后,“不读亦自佳,徒以资口耳”则强调了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于阅读,更在于实际的应用和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而非仅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或虚荣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不同文化观念的反思,以及对知识应用价值的深刻见解。通过对比不同的学说和生活方式,诗人探讨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精神的独立与生活的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