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晨兴(chén xīng)的意思:晨兴意为早起、早起的时候。形容人早晨起床活动、工作的时候。
耽书(dān shū)的意思:指因过度沉迷于读书而忽视其他事务,耽误了工作、学习或生活。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放朝(fàng cháo)的意思:指皇帝放下朝政,不理朝事,也可指官员放任职责,不尽职尽责。
甲子(jiǎ zǐ)的意思:甲子是指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一个单位,也表示六十年的周期。在成语中,甲子常用来表示长时间、久远的意思。
连日(lián rì)的意思:连续的几天或多天
秋日(qiū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日子,也可引申为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柿叶(shì yè)的意思:柿叶是指柿子的叶子,比喻外表看似平常而实际上有特殊用途的东西。
书迷(shū mí)的意思:指热爱读书的人,特指对某一方面的书籍或某一位作家的作品非常痴迷的人。
庭柯(tíng kē)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道德修养,比喻一个人的家庭教育。
同文(tóng wén)的意思:指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段文字,可以被不同的人理解为相同的意思。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同文馆(tóng wén guǎn)的意思:
(1). 宋 代四方馆之一。专以接待 青唐 、 高丽 使节。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制度·四方馆》:“四方馆。 宋 : 都亭驛 以待 辽 ; 都亭西驛 以待 西蕃 、 阿黎 、 于闐 、 新罗 、 渤海 ; 怀远驛 以待 交趾 ;同文馆以待 青唐 、 高丽 。”《宋史·礼志二二》:“ 绍兴 二年, 高丽 遣使副来贡,并赐酒食于同文馆。”
(2). 清 代培养外交翻译人才的学校。1862年( 同治 元年)在 北京 成立,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要学习外文。《清史稿·选举志二》:“又震於列强之船坚礮利,急须养成繙译与製造船械及海陆军之人才。故其时首先设置之学校,曰京师同文馆,曰上海广方言馆,曰福建船政学堂及南北洋水师、武备等学堂。” 严复 《原强》:“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船政,三也。”《孽海花》第二回:“我却晓得去年三月,京里开了同文馆,考取聪俊子弟,学习推步及各国语言。”参阅《清续文献通考·学校十四》。醉如泥(zuì rú ní)的意思:形容酒醉得像泥一样,非常沉醉。
- 翻译
- 秋天在同文馆,清晨起床无需等鸡啼。
沉迷于读书忘了岁月,游乐之事遍布东西。
静静面对庭院树木期待,闲暇时常用柿叶作诗题。
相约在放朝之后,连续几日沉醉如烂泥。
- 注释
- 秋日:秋季。
同文馆:当时的学校或教育机构。
晨兴:清晨起床。
耽书:沉迷于读书。
甲子:指年份或岁月。
行乐:游玩享乐。
东西:泛指四处。
庭柯:庭院中的树木。
题:写诗题字。
相期:相约。
放朝:古代官员下班或休假。
醉如泥:形容喝得很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与友人在文馆共同度过的悠闲时光。"晨兴不待鸡"表明诗人起得很早,不用鸡鸣来唤醒自己,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学习和阅读的热情和专注。"耽书迷甲子,行乐在东西"则显示了诗人沉浸于经典之中,对《易经》中的“甲子”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兴趣,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自在与享受。
"静对庭柯盼,閒常柿叶题"一句中,“庭柯盼”指的是庭院中的古老槐树,而“閒常柿叶题”则是闲暇时刻在柿叶上题字。这两件事都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细节的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孤独的生活态度。
最后,“相期放朝后,连日醉如泥”表达了诗人与同院朋友们约定在朝会之后一同饮酒作乐,以至于连续几日都沉浸在酒精的欢愉中不能自拔。这里的“醉如泥”形象生动,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尽情享受生活快意的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日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和友谊的重视,以及他在平淡中寻找乐趣、超然物外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