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道气(dào qì)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具备崇高精神和道德力量。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滚滚(gǔn gǔn)的意思:形容水流、烟云、人群等连续不断、汹涌向前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势头强劲、蓬勃向前。
海涛(hǎi tāo)的意思:指波涛汹涌的大海,也用来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景象或人物。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黄尘(huáng chén)的意思:指黄色的尘土或沙土,比喻战乱、动荡或纷乱的局势。
江乡(jiāng xiāng)的意思:指江河畔的乡村,形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乡间地方。
旌旄(jīng máo)的意思:旌旄是指旗帜和军旗,也用来比喻权威和威严。
开风(kāi fēng)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迅猛如风。
空虚(kōng xū)的意思:空洞、虚无、无实际内容或价值
陆海(lù hǎi)的意思:指陆地和海洋,泛指天下、世界。
天一(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下第一,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畏垒(wèi lěi)的意思:畏惧高墙,指人害怕突破困难或克服障碍。
乡仰(xiāng yǎng)的意思:对故乡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炎天(yán tiān)的意思:非常炎热的夏天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足音(zú yīn)的意思:形容脚步声响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炎炎夏日于玉津阁避暑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避暑之地的宁静与清凉,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滚滚黄尘陆海涛,酒禅偏许醉中逃”,开篇即以“滚滚黄尘”与“陆海涛”对比,形象地描绘出夏日酷热的景象,而“酒禅”与“醉中逃”则暗示了诗人借酒消愁,寻求心灵的解脱。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外界的炎热与内心的逃避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足音自是空虚少,道气何如畏垒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足音稀少,意味着环境的静谧,而“道气”与“畏垒高”则可能暗喻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与对高远境界的向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对外在世界的反思。
颈联“蛙答溪喧浑鼓吹,竹开风箨总旌旄”,生动描绘了避暑之地的自然景观。蛙声与溪流声交织成一片欢腾的乐章,竹林中的风吹过,仿佛是旗帜在风中飘扬。这一联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而又宁静和谐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尾联“炎天一奏阳春调,白首江乡仰谢陶”,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炎热的夏天,诗人仿佛奏响了一曲温暖的阳春调,让人心生愉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古代隐士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希望能在晚年时也能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享受田园生活。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思考与情感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避暑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自然之美以及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中方四隐君访宿有诗忆鹿田风雨旧游奉和并呈吴六赞府
金华人北山,空响出静伫。
鹿田在其颠,肺石来风雨。
有客六七人,昔游至其处。
唯我愁不眠,起坐蹴君语。
谓此定何声,百感生离绪。
玩非琴与瑟,复异砧将杵。
醉者呼不应,愁者自为苦。
空棂怯孤衾,展转如巢树。
湿歌散馀悲,以足拊柱础。
尔来又七年,欲至困羁旅。
传闻老桑门,已复蝉蜕去。
入山恶少年,巾钵空其聚。
乃知人世间,何者为客主。
而我同怀人,忽复异处所。
梦中遥相望,各抱不售贾。
有客不同游,亦是同怀者。
地主况有期,舆马不待假。
倘规宿山中,畸人不应舍。
《雪中方四隐君访宿有诗忆鹿田风雨旧游奉和并呈吴六赞府》【宋·谢翱】金华人北山,空响出静伫。鹿田在其颠,肺石来风雨。有客六七人,昔游至其处。唯我愁不眠,起坐蹴君语。谓此定何声,百感生离绪。玩非琴与瑟,复异砧将杵。醉者呼不应,愁者自为苦。空棂怯孤衾,展转如巢树。湿歌散馀悲,以足拊柱础。尔来又七年,欲至困羁旅。传闻老桑门,已复蝉蜕去。入山恶少年,巾钵空其聚。乃知人世间,何者为客主。而我同怀人,忽复异处所。梦中遥相望,各抱不售贾。有客不同游,亦是同怀者。地主况有期,舆马不待假。倘规宿山中,畸人不应舍。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1167c6b416e364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