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七》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七》全文
宋 / 释慧远   形式: 赞

祝发何早,闻道何晚。

出林猛虎靠山当路毒蛇开眼

重不重漏泄,拟不拟便著。

借问吕望六韬何似黄公三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拟(bù nǐ)的意思:不计较,不在意。

当路(dāng lù)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不退缩或回避。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黄公(huáng gōng)的意思:黄公是指黄石公,意为聪明智慧的人。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开眼(kāi yǎn)的意思:指眼界开阔,看到新的事物或认识到新的道理。

靠山(kào shān)的意思:依靠有力的支持或背景;依赖权势或财富。

六韬(liù tāo)的意思:指六种策略或战术,用以指导军事行动。

漏泄(lòu xiè)的意思:泄露秘密或消息不慎,暴露出来。

吕望(lǚ wàng)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或抱负远大,有远大的希望和期望。

猛虎(měng hǔ)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比喻勇敢、凶猛的人。

三略(sān lüè)的意思:指用三种策略或方法来解决问题或对付敌人。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祝发(zhù fā)的意思:祝愿发财、发展、兴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禅人写师真请赞》第七首,以禅宗修行者的角度,表达了对佛法领悟的迟缓和对高深教义的探求。"祝发何早,闻道何晚",意指修行者在何时剃度出家,何时开始领悟佛法,暗示了个人修行过程中的顿悟与渐进。"出林猛虎靠山,当路毒蛇开眼",以猛虎和毒蛇比喻修行路上的困难与挑战,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面对困境时的警觉与决心。

"重不重漏泄,拟不拟便著",进一步强调了修行中保密和专注的重要性,即对于佛法精髓不能随意泄露,也不能轻易受外界干扰。"借问吕望六韬,何似黄公三略",将自己比作姜太公吕尚和黄石公张良,询问他们的兵法与佛法智慧相比,哪一种更为精要,表达了对更高层次智慧的向往和比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与内省的修行精神。

作者介绍

释慧远
朝代:魏晋

猜你喜欢

上张鄮西明府三首·其一

燕关寒日薄,漳曲早冰澌。

白发亲闱暮,青春子病危。

殷忧闻鼓角,想像见旌旗。

遥识齐王相,能怜越石悲。

(0)

山居

懒慢无人地,经时景不违。

贪饴鱼暗动,掠水燕争飞。

捣药云舂碓,移花露湿衣。

山阳幽适好,日暮澹忘归。

(0)

奉答杨六坡推府隐居见赠

我昔住青都,玉楼扬紫氛。

灵妃散天花,把弄坐层云。

肌肤莹莹婉冰雪,孤啸常随鸾凤群。

阊阖长辞九万里,帝乐仙音那可闻。

失意山中寻瑶草,白云引入天台道。

桃花流水非人间,碧碗彫胡待终老。

遥望匡庐歊九天,屏风九叠石磴旋。

香炉返照赤霞晚,双剑回空白日县。

云霾四塞龙虎睡,嵯峨一径猿猱前。

陶公鍊液呵赤电,李重还车蹑紫烟。

长揖谢世恣同往,绿发方瞳列上仙。

青溪卧听松风歇,起向山中弄明月。

独立苍茫望九州,漠漠黄尘毁金骨。

闻君献赋长杨宫,飞章络绎四海雄。

光辉灿烂动明主,天书降问恩隆崇。

风尘侘傺解圭组,归去沧浪作钓翁。

结庐小傍浮丘麓,幽洞巉岩苍翠簇。

清风台倚金露寒,白石桥连水清洑。

当阶竹引凤凰毛,背户青松走麋鹿。

婉如匡庐落我前,便欲因之借休沐。

夫子值此格气豪,秋来兴与南山高。

寄我五花云锦字,读之飘然若云翱。

自惭才非卢照邻,敢与杨炯为伍曹。

杨卢千载各一时,异代风流如有期。

为君倒囊弹素琴,清商缭绕阳春辞。

歌罢拂衣五陵去,明月青山湘水湄。

(0)

读史

孔明昔未遇,㷀然守幽独。

蓬蒿深没人,高风满山谷。

时来乘云龙,天人播芳馥。

三分割梁益,伯王气始肃。

斯人已云亡,千秋仰光躅。

感此伤我怀,临风一痛哭。

(0)

孟龙川自京师旋为余言秋部李沧溟闻冤慨然有脱囚之志因作诗四首寄上·其一

沧海何淼茫,廓然含太清。

馀波浸九壤,万象已峥嵘。

化机讵可测,聊观天地情。

乘风徒空言,安得越蓬瀛。

(0)

赠钱光禄元抑挂冠还山·其一

春明门外玉河桥,轩骑如龙半下朝。

总道群公饯光禄,山林钟鼎各逍遥。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