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
《秋兴》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策杖何适吟诗水头

雨光林不夜,山冻草先秋。

每作逃虚惯,常随汗漫游。

避人野性高卧竹西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人(bì rén)的意思:躲避他人,避开人群

不夜(bù yè)的意思:不停歇,不休息。形容持续不断,不分昼夜地进行。

策杖(cè zhàng)的意思:指引、引导

常随(cháng suí)的意思:经常跟随、常常相伴

冻草(dòng cǎo)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草木被冻得一片凄凉。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汗漫(hàn màn)的意思:形容汗水流得很多,汗水浸湿衣物。

何适(hé shì)的意思:指行为举止得当,适合情况

漫游(màn yóu)的意思:自由自在地游玩、旅行

水头(shuǐ tóu)的意思:水流的起点,也指事物的源头或起始阶段。

逃虚(táo xū)的意思:逃避现实,不敢面对问题或困境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野性(yě xìng)的意思:原始、狂放不羁的性格或行为。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竹西(zhú xī)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操守正直,不受外界诱惑。

汗漫游(hàn màn yóu)的意思:形容汗水流得很多,像漫游一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手持拐杖,漫步至溪边,沉浸于自然之美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特有的景色与氛围。

首句“策杖欲何适,吟诗溪水头”,开篇即展现出诗人的行踪与心境,他手持拐杖,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或是想要逃离尘世的喧嚣,来到这溪水边寻求心灵的宁静。通过“吟诗”二字,透露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接着,“雨光林不夜,山冻草先秋”两句,描绘了雨后森林的景象,雨珠在树叶上闪烁,仿佛夜晚并未降临,而远处的山峦因寒冷而凝固,草木似乎提前迎来了秋天的气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季节变换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敏锐观察力。

“每作逃虚惯,常随汗漫游”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他习惯于逃避世俗的束缚,随心所欲地游历于天地之间,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这里的“逃虚”可能指的是逃避空虚、逃避尘世的喧嚣,而“汗漫游”则表达了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

最后,“避人存野性,高卧竹西楼”两句,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他选择远离人群,保持原始的野性,或许是为了更好地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独处的宁静。而“高卧竹西楼”则形象地描绘出他隐居竹林深处,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灵岩寺

我欲搜林觅砚材,谁将奇石半岩栽。

胸中故有涵空阁,好借君王避暑来。

(0)

和率性大涤十咏·其三凤洞

第几峰前苍玉洞,何年于此凤求皇。

梧枝宿久毛皆变,竹实餐多髓亦香。

露湿紫苔春似锦,月明丹穴夜生光。

我亦鹓行旧俦侣,云中有路共回翔。

(0)

呈缪叔正

百里扁舟能作客,入门款语似无依。

阿翁九月新成服,老父三冬未见归。

江上黑风兼雨至,树头红叶带霜飞。

伤心我亦如君切,有子天涯未授衣。

(0)

和马孟昭韵

凄风何处起,击柝报严更。

共此可怜夜,相看太瘦生。

灯挑檐雨落,茶煮石泉鸣。

犹有弥明叟,联诗慰逸情。

(0)

乙未和孟天炜都司见寄五首·其四

娄上人家不识春,檐头蛛网亦生尘。

朱门桃李皆零落,只有东风未嫁人。

(0)

寄吕彦孚

觅句隐乌几,谈经坐虎皮。

乾坤秋已半,风雨夜何其。

聚散偏相忆,穷愁不自悲。

但令交有道,莫惜鬓成丝。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