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半百(bàn bǎi)的意思:指五十岁左右的年龄。
趁朝(chèn cháo)的意思:利用早晨的时间,抓住机会,及时行动。
得知(dé zhī)的意思:获得了某个消息或信息。
冬月(dōng yuè)的意思:指冬天的月份,也指寒冷的冬季。
分司(fēn sī)的意思:分开,分别担任职务或分工。
老病(lǎo bìng)的意思:指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龙尾(lóng wěi)的意思:指事物的末端或最后一部分。
牛头(niú tóu)的意思:指坚定不移、有韧性的意志和决心。
妻儿(qī ér)的意思:指妻子和子女,也指家庭。
岂得(qǐ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或者不能如愿以偿的意思。
气力(qì lì)的意思:指体力和精力。
穷冬(qióng dōng)的意思:指寒冷严寒的冬季。
荣华(róng huá)的意思:指富贵荣华的生活和地位。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外物(wài wù)的意思:指外表的东西或物质财富。
心期(xīn qī)的意思:心愿、志向。
有心(yǒu xīn)的意思:用心、用意
月末(yuè mò)的意思:指每个月的最后几天或最后一天。
致仕(zhì shì)的意思:指官员或军人因年龄或其他原因主动辞去职务。
- 注释
- 穷冬:极寒的冬天。
月:月份。
末:结束,这里指月底。
半百:五十岁,表示年龄已过大半。
六七时:表示大约过了人生的六到七个十年期。
龙尾:古代星宿名,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趁朝:上朝,参与朝廷事务。
无气力:没有力气,形容年老体衰。
牛头:也是古代星宿名,与龙尾相对,象征勤劳。
参道:研究学问,追求真理。
有心期:有心愿,有期待。
荣华外物:世俗的荣华富贵,指名利地位。
终须悟:终究需要明白,领悟。
老病傍人:年老多病,依靠他人。
岂得知:怎能完全知道,指别人无法完全理解自己的感受。
犹被:仍然被。
妻儿:妻子和儿女。
教渐退:教导我逐渐退出官场。
莫求致仕:不要急于退休,致仕是古代辞去官职的意思。
且分司:暂时担任较低职务,分司通常指地方官职。
- 翻译
- 在寒冷的冬季接近月底的那两三天,我已经度过人生的六七个时期。
作为龙尾星的我上朝已无气力,但作为牛头星的我仍怀有向道的心愿。
对于世间的荣华富贵,最终需要领悟其虚妄,而年老多病的状况,旁人怎能完全理解呢。
还被妻子儿女劝告要逐渐退隐,不要急于辞官,暂且先担任闲职吧。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属于他的《戊申岁暮咏怀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个人身体力行衰退以及对家庭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感悟。
"穷冬月末两三日,半百年过六七时。" 这两句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年龄增长,诗人通过具体的日期和年龄来强调岁月匆匆。
"龙尾趁朝无气力,牛头参道有心期。" 这里借用了天文学上的星宿“龙尾”、“牛头”比喻自己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精力不济、志向未减的矛盾心理。
"荣华外物终须悟,老病傍人岂得知。"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功名利禄和世俗观念的醒悟,以及对于年龄增长带来的疾病和旁人的不理解的无奈感受。
"犹被妻儿教渐退,莫求致仕且分司。"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仍受到家人的一些干涉,但他已经开始逐步远离世俗的争斗,不再追求高位或是特定的职务。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身体状况和社会关系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在暮年时对于生命、时间与价值观的深刻思考。白居易以其平实的语言风格,使这首诗充满了亲切感和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