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年(cháng nián)的意思:长时间、很久的年头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躬耕(gōng gēng)的意思:指自己亲自劳动耕种,也泛指勤劳工作。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寄傲(jì ào)的意思:将个人的傲气、自信寄托于某种事物或境遇之中。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衣巾(yī jīn)的意思:指衣带和巾帕,比喻亲密的关系。
元亮(yuán liàng)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子真(zǐ zhēn)的意思:真实可信、诚实的人。
走红(zǒu hó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非常受欢迎或引人注目。
坐来(zuò lái)的意思:坐着等待,指等待时间的过程。
自在身(zì zài shēn)的意思: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注释
- 扰扰:形容忙碌、纷扰。
自在身:指自由、无拘无束的状态。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踪。
寄傲:寄托傲气,保持高洁。
躬耕:亲自耕种,隐居生活。
风烟:比喻世事纷扰。
- 翻译
- 长久以来在尘世中忙碌奔波,今天才终于找回了自由之身。
无论行走还是静坐,湖光总是浸润着我的拐杖和鞋子,山色映照在我的衣襟上。
我无望像陶渊明那样寄托傲骨,暂且学习郑子真的躬耕生活。
我仍担心风尘仆仆,无法静心问候,不能整天悠闲度日。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吴芾的作品,名为《和陈泽民见寄(其一)》。从内容上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获得心灵自由的喜悦。
“长年扰扰走红尘,今日方还自在身。”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长久以来一直沉浸于世俗纷争,但今天终于能够摆脱那些烦恼,回归到自己的真实状态。这里的“红尘”指的是世间的喧嚣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行处湖光侵杖屦,坐来山色照衣巾。” 这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生活情景。“杖屦”是古代旅行时用的一种脚下的草编物,诗人行走于湖光之中,这些自然景致都渗透进了他的日常行走之物。同样,“衣巾”指的是古代的头巾或围巾,山色映照在这些日用品上,显示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敢希寄傲陶元亮,且学躬耕郑子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志向。陶渊明(字元亮)是东晋时期的著名田园诗人,以其隐逸生活和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于世;而“郑子真”即北宋文学家、哲学家兼政治家苏轼,他在政治上的挫折后选择了退隐,致力于耕读。诗人希望能够像陶渊明那样自得其乐,又能像苏轼一样在田园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
“犹恐风烟劳顾揖,未能终日作閒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当前状态的担忧。尽管他已经有了一定的隐逸生活,但仍旧担心外界的纷争和烦恼会侵扰到他的平静生活,导致他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闲适的田园生活中去。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自然、束缚与自由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现实世界中的不易实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