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霜(bìn shuāng)的意思:指人的头发已经变白,象霜一样在鬓边。形容人年老。
凤鸣(fèng míng)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才得到发现和赞扬。
何物(hé wù)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本质;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疑问、质疑。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灵光(líng guāng)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见解独到的才智。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使事(shǐ shì)的意思:指能够做事、办事,具备处理事情的能力。
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同姓(tóng xìng)的意思:指同一个姓氏。
重名(zhòng mí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的姓名相同。
鲁灵光(lǔ líng gu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心思机敏、反应敏捷,思维灵活。
- 鉴赏
这首挽诗《陈提举挽诗(其一)》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对逝者陈提举生平的回顾与评价,展现了其卓越的功绩与高尚的人格。
首句“三为一疏凤鸣阳”,以凤鸣象征陈提举的才华与声望,如同凤凰般在阳春三月鸣叫,预示着他的非凡成就与影响力。接着,“去国投閒两鬓霜”描绘了陈提举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虽已年老,但两鬓斑白,却依然保持着闲适自在的心态。
“早有重名居豸府”赞扬陈提举在年轻时便已名声显赫,担任重要官职,展现出他卓越的政治才能。“晚因同姓误君王”则暗示陈提举晚年因与君王同姓而遭遇不幸,这既是对历史事件的简述,也暗含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感慨。
“恰还使事逢新政”表明陈提举恰逢新政策实施之际,有机会再次施展才华,为国家做出贡献。“已峻卿班入太常”则描述了陈提举在官场上的地位提升,进入更高级别的职位,体现了他受到朝廷的重视与认可。
“止尼不知何物祟,清时竟失鲁灵光”表达了对陈提举去世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陈提举的离世可能与某些不为人知的因素有关,尽管在清明的时代,他的光辉事迹最终未能得到应有的传承与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叙述,不仅赞美了陈提举的个人品质与成就,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官场生态与政治氛围,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闰九日同欧黄伦苏十六词客雅集伯舆嘉树园赋得并蒂芙蓉兼赠苏文士廷魁得台字
溪上芙蓉并蒂开,酒人采折赠多才。
一群总是高阳客,闰九重登旧社台。
兰佩笑谈方外事,菊英满泛掌中杯。
半轮新月兼霜白,无数征鸿度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