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木人多山渐瘦,结庵僧去石谁眠。
君若能抛尘里事,一龛共占野云边。
半岭(bàn lǐng)的意思:半岭指山势险峻、高耸入云的山峰,也可以指高山峻岭的一半。
壶公(hú gōng)的意思:指自以为高人一等、自命不凡的人。
木人(mù rén)的意思:形容人没有血肉、没有生气,像木头一样僵硬、不灵活。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图经(tú jīng)的意思:指根据经验和智慧来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有神(yǒu shén)的意思:指有神奇的力量或者有非凡的才能。
远烟(yuǎn yān)的意思:远处的烟雾,比喻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斫木(zhuó mù)的意思:指砍伐木材,比喻有才能的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
这首诗描绘了壶公跳入壶山的仙境,以及壶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和谐共存。诗中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展现出壶山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修行生活的向往。
"图经云此有神仙,曾见壶公跳入年"两句,直接点出了壶山是传说中的神仙居所,并且以壶公跳入壶山作为时间的度量,表明了壶山之神秘与仙境般的岁月流转。
接下来的"斫木人多山渐瘦,结庵僧去石谁眠"两句,则描绘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斫木)和修行者在山中建庵的场景。"山渐瘦"暗示了自然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而"石谁眠"则让人思考那些曾经静坐于此的僧侣们是否已经离去,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鸟归半岭衔斜日,樵返疏村起远烟"两句,从自然景观转向日落时分,描绘出鸟儿带着斜阳返回山岭,樵夫携带柴火回到稀疏的村庄,远处升腾的炊烟与日边融为一体,营造了一幅温馨而宁静的画面。
最后,"君若能抛尘里事,一龛共占野云边"两句,是诗人对读者的劝诫或自我期许,希望能够放下世间纷扰,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壶山这片仙境中寻找心灵的安顿。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深,通过对壶山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生活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向往。
书来寄我赋归辞,谅子知其不可为。
??牛羊刍牧隘,嗷嗷鸿雁稻粱衰。
有饥有溺己饥溺,后觉后知谁觉知。
细玩海州三奏藁,前贤风味俨重窥。
竹弓鸣,雁鸭惊。
飞来别浦无人境,春风不摇杨柳影。
长颈纷纷占作家,半游波面半眠沙。
或行或立或如舞,或只或双或群聚。
饮啄浮沉多态度,物情闲暇世忘机。
分明一片太古时,巧伪不作民熙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