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三日方别驾携酒殽见过因怀徐荆州》
《九月三日方别驾携酒殽见过因怀徐荆州》全文
明 / 宋登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客泪秋能下,人情自知

寒鸿雁早,江暖鞠华迟。

对酒吴语,闻歌忆《楚辞》。

明年谁更健,重把紫萸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yuèsānfāngbiéjiàxiéjiǔyáojiànguòyīn怀huáijīngzhōu
míng / sòngdēngchūn

lèiqiūnéngxiàrénqínglǎozhī

sāihán鸿hóngyànzǎojiāngnuǎnhuáchí

duìjiǔliánwénchǔ》。

míngniánshuígèngjiànzhòngzh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楚辞(chǔ cí)的意思: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楚国时期的诗歌作品。它以抒发作者内心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为主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对酒(duì jiǔ)的意思:一起喝酒,共饮美酒。

寒鸿(hán hó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雁群飞过。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鞠华(jū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动人。

客泪(kè lèi)的意思:指客人离别时流的眼泪,表示客人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吴语(wú yǔ)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心思不定,思想不集中。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宋登春的《九月三日方别驾携酒殽见过因怀徐荆州》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细腻与时光流转中的感慨。首句“客泪秋能下”,以秋日之景烘托离别之悲,泪水如秋雨般悄然滑落,显示出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次句“人情老自知”,直接揭示了岁月催人老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老的深深感叹。

接下来,“塞寒鸿雁早,江暖鞠华迟”通过对比塞外鸿雁的早归和江南花开的迟缓,寓言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滞留异乡的无奈。饮酒时听到吴地方言,勾起了诗人对吴地文化的怀念,而闻歌忆起《楚辞》,则流露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最后两句“明年谁更健,重把紫萸枝”,诗人以对来年健康未知的担忧,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借重阳节的紫萸寄托对朋友的深深祝福,希望来年大家都能健在,共度佳节。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宋登春
朝代:明

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猜你喜欢

送宋省元教授吉州

州名因水得,此地昔曾游。

自有欧公宅,常多儒者流。

野花开别岸,春色在行舟。

勉就诗书教,名高不用求。

(0)

雨中

雨来连几夕,满涨一湖波。

苦似前时少,毋嫌此日多。

砌荒蜗出舍,屋漏燕移窠。

今岁翻成稔,田塍亦产禾。

(0)

杨梅

火齐无光荔实圆,未尝先说齿流涎。

唤回天竺三年梦,参透披云一味禅。

(0)

和祝子寿作诗须索意韵

翰墨绝畦径,言词中律度。

笔落风雨惊,诗得江山助。

不食烟火语,说到精髓处。

升堂必入室,由道谁不户。

达者无后先,成贤特指顾。

要亦认意思,初不在章句。

伊欲登坛场,且阔著地步。

其中有活法,此理若大路。

所差只毫釐,相去已冠屦。

兰室味本同,莲社约此去。

把定心鸿鹄,直须盟鸥鹭。

多才夙究明,一见已颖悟。

貂续不胜情,用得以布露。

(0)

席间和周颖斋韵

清泉白石诱登临,净瞰轩窗竹一林。

隽永如君真有味,膏肓和我不须针。

流行坎止人难必,果育蒙亨力要深。

一笑相逢邀一勺,喜渠介洁似侬心。

(0)

赠谈命王逸民

逸民古称避世士,不以功名累其意。

有人向彼话穷通,拂衣归来洗其耳。

君字逸民见君心,云胡乃以谈天为己事。

要令世间竞进人,稍知山林岩壑味。

吁嗟逸民莫学商山翁,商山卒为三聘起。

成都卜隐老君平,身处涧槃名声动朝市。

案头周易是本经,未来千载瞭然在胸次。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