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颍阳山墅作》
《过颍阳山墅作》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平生箕颍志,未免名缰

赖此营山墅频年颍阳

相邻云洞不羡白莲庄。

却愧耕夫问,归轩作底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莲(bái lián)的意思:指伪善、虚伪的人。

不羡(bù xiàn)的意思:不嫉妒别人的成功或优点。

耕夫(gēng fū)的意思:指农民,特指从事耕种工作的农夫。

箕颍(jī yǐng)的意思:箕颍是指箕和颍两个地名,用来比喻人们过度注重小节而忽视大局。

名缰(míng jiāng)的意思:名缰是一个用来形容权力或名声的束缚,意味着一个人被权力或名声所牵制,无法自由行动。

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山墅(shān shù)的意思:山墅是指建在山上的别墅或宅院,引申为富人的宅邸。

未免(wèi miǎ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过于极端、不可避免或无法容忍。

相邻(xiāng lín)的意思:指紧挨着、靠近的意思。

颍阳(yǐng yáng)的意思:指照顾、保护、养育的意思。

云洞(yún dòng)的意思:指高山峭壁上的洞穴或悬崖峭壁间的缝隙。

紫云(zǐ yún)的意思:形容山峰或云彩呈现出紫色,也用来比喻高耸入云的峻峭山峰。

作底(zuò dǐ)的意思:

亦作“ 作抵 ”。1.如何,怎样。 唐 白居易 《寒食日寄杨东川》诗:“不知 杨六 逢寒食,作底欢娱过此辰?” 唐 温庭筠 《西州词》:“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风?”
(2).为何,为什么。 唐 徐凝 《和嘲春风》诗:“可怜半死 龙门 树,懊恼春风作底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所作的《过颍阳山墅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箕颍志向的追求,虽身陷名利束缚,但得以在山墅间暂得解脱,频繁前往颍阳寻求心灵的慰藉。诗人与自然为邻,不羡慕世俗的富贵,反而因被农夫询问归期而感到惭愧,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忙碌的厌倦。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出一幅隐逸与现实交织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蕉声

繁諠庭下卒难收,风雨番番可自由。

朱箔不堪云悄悄,绿窗无柰夜悠悠。

绮罗萃蔡惊初度,金石琤锵听未休。

独倚珊瑚向残漏,不成蝴蝶恼庄周。

(0)

十六夜月徐荆州见枉作

欢宴申遥夕,疲薾辞请谒。

故人从东来,今我思超忽。

聊携一尊酒,相与陶嘉月。

熹微破泱漭,冉冉出丛樾。

是时初踰望,清可鉴毛发。

虽复表亏端,幽晖殊未歇。

玄鹤寥戾鸣,肃然惩栖鹘。

敢以斗柄斜,辞君玉壶竭。

携手仍与旋,清言至明发。

(0)

咏脚划船五排限江韵

一叶飘然去,生涯老越江。

歌来听踏踏,划去响跫跫。

篷小惟容膝,舟轻漫立艭。

凿开云影碎,踢破浪声淙。

赶驿如驰马,奔波异走尨。

前程弧箭疾,踞坐语言哤。

随水无劳纤,临风不挂䉶。

船头新设板,柁尾小开窗。

港窄行犹阔,桥低过亦降。

幻凫盘鸟道,画鹢集鱼矼。

略试推移力,还成欸乃腔。

青蚨囊换足,晚泊傍寒桩。

(0)

送别彭冲老

论交非一夕,去路惜匆匆。

鸟尽暮云碧,天低落日空。

风尘千里别,灯火一舟同。

句得劝杯处,春归吹笛中。

江山我亦老,天地子何穷。

万事已残醉,百年终短篷。

案留青玉在,剑蚀土花红。

客里哀王粲,戎间识吕蒙。

昂藏各有意,搔首看飞鸿。

(0)

雨过徐舍人

长安六月半云雨,孺子轩窗清杳然。

炎暑未能侵此地,虚无只拟对江天。

花边冉冉轻雷映,竹里微微夕景悬。

访旧一尊那惜醉,冲泥匹马更须怜。

(0)

天台桃源

桃源旧路远微茫,问胜寻幽傍夕阳。

流水无媒花自落,胡麻未熟日空长。

峰回晚碧匀眉黛,川弄明霞作舞裳。

却笑尘容浑未洗,玉真莫认是刘郎。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