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高鸟入,夜月寒猿过。
自非心已灰,静极生悲惰。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独卧(dú wò)的意思:独自一人躺卧。
非心(fēi xīn)的意思:非常认真,毫不马虎
飞桥(fēi qiáo)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高鸟(gāo niǎo)的意思:指地位高、能力强的人。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岩居(yán jū)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山岩间居住,形容生活艰苦或处境困难。
自非(zì fēi)的意思:不是,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登嵩山十首(其七)法华岩》中的第七首。诗人描绘了一幅山中隐居的画面,飞桥横跨岩壁,简陋的茅屋已显破败,暗示了岁月的痕迹和人迹的稀疏。他询问着那不知何时的出世僧人,是否曾在此独自度过漫长的时光。
秋风吹过,高飞的鸟儿归巢,夜晚月光下,唯有寒猿穿林而过,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清的氛围。诗人借此表达了内心的静寂,如果不是心境早已如死灰般平静,这样的宁静恐怕会引发深深的哀愁和消极情绪。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展现了嵩山深处的自然风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事淡泊和内心世界的深度思考。苏辙的诗歌风格质朴而深沉,这首诗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