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秦筝(qín zhēng)的意思:指琴棋书画等艺术类事物的高超技艺。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喧天(xuān tiān)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大,震耳欲聋。
夜间(yè jiān)的意思:夜晚时间长,容易做梦,比喻事情多、烦恼多。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铮铮(zhēng z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响亮,也用来形容人的精神饱满、意志坚定。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松声(其三)》,作者耶律铸是元代诗人。诗中通过描绘幽静夜晚中松声的响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独特感受。"幽人耳净听铮铮",写出了听者心境的宁静和对松声的专注,"一夕西风梦里惊"则暗示了松声在梦中将人唤醒,带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非玉非金非草木,似琴似阮似秦筝",诗人运用比喻,将松声比作各种乐器,形象地传达出松涛的韵律和丰富音色,既有金属般的清脆,又有弦乐的悠扬,还有秦筝的激越。
"夜间拍枕三更雨,秋冷喧天万灶兵",进一步描绘了松声在秋夜中的壮阔场景,仿佛是千万兵马在雨中行进,声音宏大而深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最后,诗人以"孤坐茅檐对明月,一声声是自然声"收束全诗,表达了对松声的深深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认为这声音源自天地,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声音。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