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声·其三》
《松声·其三》全文
元 / 耶律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幽人耳净听铮铮一夕西风梦里惊。

非玉非金非草木,似琴似阮似秦筝

夜间拍枕三更雨,秋冷喧天万灶兵。

孤坐茅檐明月,一声声是自然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秦筝(qín zhēng)的意思:指琴棋书画等艺术类事物的高超技艺。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喧天(xuān tiān)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大,震耳欲聋。

夜间(yè jiān)的意思:夜晚时间长,容易做梦,比喻事情多、烦恼多。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铮铮(zhēng z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响亮,也用来形容人的精神饱满、意志坚定。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松声(其三)》,作者耶律铸是元代诗人。诗中通过描绘幽静夜晚中松声的响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独特感受。"幽人耳净听铮铮",写出了听者心境的宁静和对松声的专注,"一夕西风梦里惊"则暗示了松声在梦中将人唤醒,带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非玉非金非草木,似琴似阮似秦筝",诗人运用比喻,将松声比作各种乐器,形象地传达出松涛的韵律和丰富音色,既有金属般的清脆,又有弦乐的悠扬,还有秦筝的激越。

"夜间拍枕三更雨,秋冷喧天万灶兵",进一步描绘了松声在秋夜中的壮阔场景,仿佛是千万兵马在雨中行进,声音宏大而深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最后,诗人以"孤坐茅檐对明月,一声声是自然声"收束全诗,表达了对松声的深深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认为这声音源自天地,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声音。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作者介绍

耶律铸
朝代:元

耶律铸(1221—1285年),字成仲, 元初大臣。耶律楚材子,其母为汉人苏氏。1244年耶律楚材死后,他任中书省事,上疏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1258年,随蒙哥伐蜀。次年蒙哥死于军中,他护送蒙哥灵柩到和林,时遇汗位争夺战,选择站在忽必烈一边。1261年(世祖中统二年)为中书省左丞相。1264年(世祖至元元年)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后去山东任职,应诏监修国史,并多次出任中书左丞相。1283年(世祖至元二十年)因罪免职。著有《双溪醉隐集》。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