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类槁苗犹欠雨,君同脩竹饱经霜。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张 咏 老 知 县 宋 /王 之 道 照 蔀 辉 辉 碧 夜 光 ,贫 儿 那 复 苦 悲 凉 。得 鱼 始 信 筌 无 用 ,斲 垩 终 期 鼻 不 伤 。我 类 槁 苗 犹 欠 雨 ,君 同 修 竹 饱 经 霜 。诗 成 病 眼 昏 加 涩 ,欲 写 还 忧 细 作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凉(bēi liá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无望无助的境况。
病眼(bìng yǎn)的意思:形容眼睛生病或眼睛看东西有问题。
成病(chéng b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生病。
辉辉(huī huī)的意思:形容光彩耀眼,闪烁不定。
经霜(jīng shuāng)的意思:经历严寒,经受风霜的考验。
贫儿(pín ér)的意思:贫困的孩子。形容家境贫困、生活困苦的孩子。
无用(wú yòng)的意思:没有用处,没有价值,无效
细作(xì zuò)的意思:指秘密搜集情报、刺探敌情的人。
夜光(yè guāng)的意思:指在黑暗中发出光亮,比喻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指引或帮助。
终期(zhōng qī)的意思:指最后的阶段,最终的时期。
- 注释
- 照蔀:照亮。
辉辉:明亮的样子。
碧夜光:明亮的夜色。
贫儿:贫穷的孩子。
那复:不再。
苦悲凉:感到悲凉。
得鱼:捕到鱼。
始信:才相信。
筌:捕鱼的工具。
无用:无用处。
斲垩:雕刻。
期:期待。
鼻不伤:不会伤害鼻子。
我类:我如同。
槁苗:干枯的草木。
犹欠:尚且欠缺。
雨:雨水。
君同:你像。
脩竹:修长的竹子。
饱经霜:饱受风霜。
诗成:诗作完成。
病眼:病弱的眼睛。
昏加涩:更加昏花且涩痛。
欲写:想要书写。
还忧:又担心。
细作行:字迹太细难以辨认。
- 翻译
- 明亮的光辉照亮了夜晚,贫穷的孩子不再感到悲凉。
捕到鱼后才相信捕鱼的工具无用,雕刻时期待不会伤害鼻子。
我如同干枯的草木急需雨水滋润,你像修长的竹子已饱受风霜。
诗作完成,病眼更加昏花且涩痛,想书写又怕字迹太细难以辨认。
- 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是一首表达乡村生活困苦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的作品。诗人通过“照蔀辉辉碧夜光”设置了一个清冷的夜晚场景,接着“贫儿那复苦悲凉”展现了自己贫穷孤独的处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
“得鱼始信筌无用”,这里诗人用打鱼不成,反而损坏了渔网来比喻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这种无奈和失望的心情在乡村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紧接着的“斲垩终期鼻不伤”则是在说尽管遭遇挫折,但心志仍旧坚定,未受到摧毁。
“我类槁苗犹欠雨”,诗人将自己比作干枯的幼苗,依然在期待着滋润之雨,这里隐喻了对友情的渴望和期待。随后的“君同脩竹饱经霜”则是说你像经过严寒仍能屹立不倒的竹子一样坚韧,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赞赏与信任。
最后,“诗成病眼昏加涩,欲写还忧细作行”则是在说诗歌完成时自己因为过度用眼而感到眼睛疲劳,但依然在担心自己的作品是否完美。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也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焦虑和对友人的思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位乡村知识分子对于生活困境的无奈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它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心声,也是那个时代下众多士人共同的情感写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天寒食书事
处处无烟火,人家似暂空。
晓林花落雨,寒谷鸟啼风。
故里芳洲外,残春甸服中。
谁知独西去,步步泣途穷。
将归姑苏南楼饯送李明府
无处登临不系情,一凭春酒醉高城。
暂移罗绮见山色,才驻管弦闻水声。
花落西亭添别恨,柳阴南浦促归程。
前期迢遰今宵短,更倚朱阑待月明。
小园春至偶呈吏部窦郎中
松筱虽苦节,冰霜惨其间。
欣然发佳色,如喜东风还。
幽抱想前躅,冥鸿度南山。
春台一以眺,达士亦解颜。
偃息非老圃,沉吟閟玄关。
驰晖忽复失,壮气不得闲。
君子当济物,丹梯谁共攀。
心期自有约,去扫苍苔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