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忆少陵诗上语,知君不负巩梅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直 讲 吴 殿 丞 宰 巩 县 宋 /王 安 石 青 嵩 碧 洛 曾 游 地 ,墨 绶 铜 章 忽 在 身 。拥 马 尚 多 畿 甸 雪 ,随 衣 无 复 禁 城 尘 。古 来 学 问 须 行 己 ,此 去 风 流 定 慰 人 。更 忆 少 陵 诗 上 语 ,知 君 不 负 巩 梅 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畿甸(jī diàn)的意思:指朝廷的都城周围的地区。
禁城(jìn chéng)的意思:指皇宫,也可指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心。
来学(lái xué)的意思:指通过亲身实践或亲自体验来学习知识或技能。
墨绶(mò shòu)的意思:指文采斐然的才子。
少陵(shǎo líng)的意思:指被贬谪或流亡的人。
铜章(tóng zhāng)的意思:指官职的任命或授勋。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行己(xíng jǐ)的意思:指按照自己的原则和标准来行事,不受外界干扰。
学问(xué wèn)的意思:学问指的是知识、学识、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送直讲吴殿丞宰巩县》。王安石以其改革政治、经济的主张而闻名,同时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即将赴任地点的自然环境描写,以及对其学问和品德的赞美,表达了送别之情。
从“青嵩碧洛曾游地,墨绶铜章忽在身”这两句,可见出行者曾经游历过巩县一带,那里的山川湖泊留下了深刻印象,而现在那些景色似乎又浮现在身上。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拥马尚多畿甸雪,随衣无复禁城尘”两句,则写出了即将离别时的景象。马儿上还覆盖着厚厚的雪花,而朋友的衣服上不再有那曾经熟悉的禁城尘土。这是对即将到来的新环境和友人未来生活的一种预祝,也反映出诗人对朋友未来的美好期待。
“古来学问须行己, 此去风流定慰人”两句,强调了学问必须通过实践来体现,而朋友此次赴任将会展现其学识与品格,必将给人们带来安慰和欢喜。
最后,“更忆少陵诗上语,知君不负巩梅春”两句,则表达了对朋友的信任。少陵即唐代诗人杜甫,诗中引用的“诗上语”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诗句或意境,而“知君不负巩梅春”则是表明诗人相信朋友不会辜负这个美丽的春天和赋予他的职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品德学问的赞扬,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期望,是一首送别之作,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