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跋浪(bá làng)的意思:形容行走在波浪中。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愁怀(chóu huái)的意思:形容忧愁、担忧的心情。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躬耕(gōng gēng)的意思:指自己亲自劳动耕种,也泛指勤劳工作。
海贡(hǎi gò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能够包容各种不同的意见、观点和文化。
羁思(jī sī)的意思:指因思念而感到牵挂、困扰。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惊时(jīng shí)的意思:在关键时刻出现令人惊讶的事物或人物。
南阳(nán yáng)的意思:指人物志向远大,有抱负,有雄心壮志。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偏恶(piān è)的意思:偏袒偏爱,对某人或某事持有偏见或厌恶的态度。
伤情(shāng qíng)的意思:指心情悲伤、情感受到伤害。
时夜(shí yè)的意思:指白天和夜晚,泛指时间。
朔方(shuò fāng)的意思:指边疆地区或北方荒凉之地。
未平(wèi píng)的意思:未能平息、未能解决。形容问题或纠纷尚未得到解决或平息。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诗《越中秋怀二首(其二)》由元代诗人吴采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色时内心的复杂情绪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首联“羁思愁怀耿未平,秋来景物倍伤情”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难以平复,加之秋天的到来,更加重了这份哀愁。这里的“耿”字,生动地刻画出诗人内心情感的强烈与持久。
颔联“苍鲸跋浪风偏恶,宝剑惊时夜亦鸣”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自己比作在风浪中挣扎的苍鲸,形象地表达了在动荡时局中的无助与挣扎;同时,宝剑在夜间的鸣响,象征着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与警觉,暗示了诗人虽身在异乡,心却始终牵挂着国家的命运。
颈联“南国未全沧海贡,中原犹望朔方兵”则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时空背景。诗人关注的是国家的整体局势,南国尚未完全稳定,中原地区仍面临着北方军队的威胁。这一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时局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尾联“躬耕自惜英雄事,未必南阳老此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抉择。尽管他可能像诸葛亮一样,为了国家的兴盛而奔波劳碌,但并不一定非要在南阳终老。这里既有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也有对未来人生道路的自我期许,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秋日景色为引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与思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碧峰亭
虚亭城西隅,开槛俯临北。
青山正相向,万状呈峭格。
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
云石抱幽致,猿鸟自娱适。
上穷林端寺,下见海内国。
贤侯乘閒来,四座揖佳客。
歌吹有杯酌,笔研角文墨。
雄谈连今古,大笑一欢戚。
嗟物亦时遇,旷久兹乃得。
从知闽州图,复记新名迹。
丙申秋八月过渔溪驿驿旧有梅数株尝题诗记今无有也二首·其一
曾把早梅枝,思君在别离。
别离虽云远,万里有还期。
树枯根已拨,人去复何之。
故馆动秋色,云物藏寒曦。
清香不可闻,衰草空繁滋。
一夜平阶雨,辗转良自知。
十九日奉慈亲再往吉祥院看花
天意应偏与,春工已尽归。
来如从月下,去似逐云飞。
艳绝声名远,清多香气微。
轻阴资润泽,斜照动光辉。
剧饮千钟醉,相鲜五綵衣。
曾非重芳物,庶以奉慈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