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步十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他独自漫步,身着枯藤老鞋,步履轻盈而悠然。
沿着泥泞小路,留下乡人脚印,石桥边传来流水伴奏的琴音。
- 注释
- 潇洒:形容举止自然,不拘束。
枯藤:干枯的藤蔓,可能象征岁月的痕迹。
老屦:破旧的老鞋子。
行行:行走的样子,重复强调不断前行。
泥路:泥土铺成的道路。
野人:乡村或野外的人。
屐迹:木屐留下的痕迹。
石桥:用石头建造的桥。
流水:流动的水,可能指溪流。
琴声:可能是想象中的琴声,也可能指流水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乡村野步图景。"潇洒"两字刻画出诗人独自漫步时的轻松自在,"枯藤老屦"则暗示了环境的古老和质朴。"行行只复行行"强调了诗人悠然自得的步伐,仿佛在享受这份孤独的旅程。
"泥路野人屐迹"描绘了乡间小道上只有诗人的足迹,反映出他与世隔绝的闲逸生活,"野人"一词也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石桥流水琴声"则是通过流水声和想象中的琴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和谐自然的意境,给人以宁静的心灵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田野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陈普作为宋末元初的文人,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情怀,这首《野步十首(其二)》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已日陪徽守游白水寺继登西山继白堂晚饮
晓衢初日动游人,叠嶂回溪绿黛新,自偃松篁如唤客,后开桃李尚留春。
笑谈怀远西山上,觞咏追时白水滨。
五马行春从此始,更驱风伯净车尘。
送陈颖仲赴省闱
木末挥斤玉未镌,清姿直节已飘然。
诗书插架嗤三万,文字撑肠富五千,笔下行看吐黄绢,选中应喜探青钱。
管城自有封侯相,得路功名且着鞭。
送赵二十一观罕独中迎亲
得意那知行路难,板舆行处蜀江边。
慈颜未拜心先往,乐事乍闻人共传。
新制衣裳文锦缎,重颁雨露间花笺。
回思三十年中恨,长愿儿生有母怜。